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43篇
中国共产党   219篇
中国政治   163篇
政治理论   36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鸿伟 《南风窗》2007,(14):50-51
吴生元觉得现在的情况好像让自己回到了过去的时代,回到了父亲吴佩衡那代老中医的捍卫故事中,这使他感觉很无奈。  相似文献   
2.
《党史纵览》2006,(4):55-55
1937年12月南京失陷后,国民政府被迫迁往重庆,地处华中的大城市武汉成为重庆政府当时的政治、军事中心和作战物资主要集散地.为此,日军积极准备进攻武汉,日本空军加紧对武汉实行狂轰滥炸.面对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中国空军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一边组织部队迎击日军的空袭,一边决定派遣轰炸机飞越东海,远征日本本土,并散发传单,以此警告日本当局.  相似文献   
3.
抗战之前,大学生失业问题日益严重,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救济大学生失业,这些措施带有尝试的意义,对于今天的教育行政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经验和教训,都值得我们思考,本文梳理了国民政府的各项措施,并且评析其得失与原因。  相似文献   
4.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南京国民政府工商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面对危机,国民政府针对工商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因应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国民政府工商业在这场危机中所受的影响及其政府应对危机之经验对我国当前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宗吾,四川富顺人,原名世全,少时入学后改名为世楷,字宗儒,表示宗师儒家.早年加入同盟会,长期从事教育工作.25岁思想大变,在成都读书时,以为儒家学说缺点殊多,宗孔子之儒家不如宗自己,故改名为宗吾.他为人正直,聪颖机智,治学严谨,几十年间目睹人间冷暖,看透宦海浮沉,1912年,愤而写出<厚黑学>一书,开创了"厚黑学派"的一家之言,后被誉为"影响中国二十世纪的十大奇才怪杰"之一.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由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内地与西藏经贸往来受到一定影响,但川康、云南等地茶叶仍然是西藏同胞日常生活必需品,并从不同渠道运往西藏等藏区。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相关档案中有关民国时期内地与西藏经贸往来中占最重要地位的边茶贸易包括川茶、康茶和滇茶运销西藏和藏区的情况梳理可以看出,内地与藏区的边茶贸易对维系祖国内地与西藏地方关系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蒋介石在大革命时期,为何挑起"迁都之争",史学界一般认为:"一方面是因为革命形势的发展已使蒋介石感到在武汉无法实现其建立军事独裁统治的阴谋";"另一方面,南昌地区和江西已在蒋介石的控制之下。在南昌,他可以为所欲为"。其实,"迁都之争"是蒋介石阻挠汪精卫回国,争取时间完成反革命政变准备的"杰作"。这才是他的真实意图。  相似文献   
8.
正新中国成立后,亲属们在得悉周恩来当上一国总理之后,希望获得特殊待遇的大有人在。但是,周恩来头脑冷静,在处理亲属的一些要求时,都能直面应对,绝不违反党的纪律,为全党树立了榜样性的"官德"。同时,他也决不是"黑脸包公",对周家一些确有才干的人也尽心培养,照用不误。笔者试着就周恩来在建国初处理与亲属的几件事说明他的为官清廉和大公无私。  相似文献   
9.
《新长征》2014,(1):35-35
1931年6月中旬,大上海曝出一桩官场丑闻:国民政府交通部长兼大夏大学校长王伯群年已46岁,娶有一妻二妾,却又利用权势软硬兼施,娶本校应届毕业女生保志宁为第三妾,除了付给其10万元嫁妆费外,还耗资50万元在愚园路造了一幢豪华婚房。对此,著名报人邹韬奋在其主编的《生活》周刊上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抨  相似文献   
10.
正吴宓(1894-1978),字雨僧、玉衡,笔名余生,陕西省泾阳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曾赴美留学哈佛大学,先后在国立东南大学、东北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成都燕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西南师范大学等校任教,1941年当选国民政府教育部部聘教授。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人之一,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奠基者。著有《吴宓诗集》《文学与人生》《吴宓日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