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何光英 《世纪桥》2005,(3):127-128
佛教作为中国文化三大支柱之一,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美学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古代美学也脱离儒、道等中国本土文化资源的樊笼,受到了佛教的影响。本文选取了妙悟和意境这两个在古代美学体系中最具理论深度和中国美学民族特色的范畴,分析佛教思想对这两个美学范畴的影响,以期通过个案分析说明佛教对中国古代美学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了近一个世纪汉语学界对严羽诗学思想的研究状况及主要观点,对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困难与不足均作了探讨,此外,文章还对严羽诗学思想的研究作出了一些方法上的建议,并对其研究前景作出了初步的预测。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文艺思想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学接受思想和接受经验。老子的“虚静”观、朱熹的“涵泳”说、孟子的“以意逆志”、严羽的“妙悟”说等,它们科学地揭示了文学欣赏的一系列美学规律,呈现出中国古代文学接受思想的大致轮廓。  相似文献   
4.
刘伟 《前沿》2009,(11):F0003-F0003
人类是从混沌的自然中走出来的,最终仍要回到自然中去,但那已是深情的、充满灵性的自然了,这一切都缘于山水审美意识的觉醒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山水文学的诞生。今天,人类该如何协调与环境生态的关系,对山水自然采取何种态度,从而求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语丝     
《当代党员》2013,(9):2-2
我非常喜欢“真情妙悟铸文章”七个字。科学研究首先要有真情,得对这个事情发生浓厚的兴趣;有了真情以后,你才会进行这方面的努力.经历过努力、失败、再努力、再失败的过程,取得了进展的话,就是妙悟;有了妙悟以后,你才会有最终的结果——铸文章。我认为,这七个字道尽了科学研究所必须经历的过程。——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  相似文献   
6.
人生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中国人生美学以传统哲学中的人学为基础,以人生论为确立思想体系的要旨,它极为强调人的生命存在的超越性,其最为独特的品格是对人与人生的重视,儒道佛概莫能外.中国传统人生美学思想对现代人物欲化、平面化的现实的抵御、人性和人本真生活形态的侵蚀以及诗性世界的重构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禅学思想本是一种佛教思想,而许多文学批评家却力图在禅学中为诗学找到支撑点。从理论上讲,禅学与诗学是根本不相同的。从“悟”的角度来看,禅悟所悟的是隐藏于心中的佛性;而诗悟却是由心及外的悟,所悟的是隐藏于诗歌中的作诗之道。从语言的角度来看,禅可以不借助语言而仍能使人悟解;而诗若离开了语言,就什么也没有了。  相似文献   
8.
《沧浪诗话》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一部最具理论意识和兴趣的诗话,也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真正探讨诗的审美特质的著作,它的"兴趣"、"妙悟"、"气象"、"入神"诸说以及诗歌体制之辨,都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展开。《沧浪诗话》对深入认识中国古代诗学理论的发展进程,进行中西诗学的阐释比较,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金华 《求索》2008,(11):202-204
严羽的“妙悟”说与狄尔泰的“体验”说有很多学理的共通性:两者的产生都缘于针砭各自时代的精神症候,两者的哲学本质都是张扬生命,两者的关学品格都是倡导体验理论,两者都有自己的理论渊源,是特定理论的集大成者。由于时空的阻隔,两者也有一些差异:妙悟说是严羽诗学的理论核心,而作为“审美体验”的“体验”说只是狄尔泰诗学的一个环节;妙悟说作为典型的中国古典诗学,篇幅短小,未作过多阐析。而生命体验理论更多是一种系统化的哲学观,体系更为庞杂。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