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45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来到距市中心百十里地的京郊山村疗养,发现这里的农民仍保留着古老的婚俗。  相似文献   
2.
周菁葆 《新东方》2012,(5):43-46,2
海南黎族婚俗文化中有许多与台湾高山族相同,其根源是他们把两千多年前越人原始时代母系氏族社会的某些婚姻习俗一直在民间中保存着。尽管黎族与高山族已从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但母系氏族社会残余的婚俗文化根深蒂固,百越文化的遗存非常鲜明。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30)
古老的土家族与全中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紧密结合在一起,延续多年的土家习俗与现代化的元素碰撞在了一起,在整个民族日趋汉化、现代化的路途中,探寻民族背后的传统习俗,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土家婚俗为例,还原出最古老的土家交亲仪式,挖掘民族背后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4.
试论少数民族婚俗旅游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婚恋习俗是少数民族民俗活动中最绚丽多彩的一部分,也是最具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开发少数民族婚俗旅游资源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开发少数民族婚俗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既要突出当地婚俗的特色,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以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又要注意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地区婚俗的影响,保护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5.
<稚榜嫁虎>是一则在黔西、黔西北地区流传的"人虎婚"型故事,它既有古老的历史渊源--承继了<广异记>中的古老情节,又有与一般的"人虎婚"故事迥异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苗族多彩的婚俗礼仪.这则故事还以独特的情节勾勒了一个追求爱情婚姻自由、信守诺言的可爱可敬的苗族女性的形象.  相似文献   
6.
湘西苗族传统婚俗众多,婚恋文化丰富,精华与糟粕并存。未雨绸缪,教育为本的婚教观;勇于抗争,捍卫权利的维权观;尊孝老人,知恩图报的孝道观;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和谐观;知荣明辱、同舟共济的荣辱观,构成了湘西苗族传统婚俗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美丽的云南,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在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之多,众多的民族在云南这块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和谐相处。这里的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朴实热情,自强不息。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各自的发展历史不同,而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风土民情。这里,给您介绍几个云南不同民族对男女的有趣的称呼以及他们的婚俗习惯。  相似文献   
8.
婚俗掠影     
《今日广西》2010,(5):61-63
世界上各民族关于求婚和结婚的习俗和规定各不相同,从订婚、下聘礼到迎亲,即使最不起眼的细节可能也会显示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越南不同民族的婚礼风俗正是我们了解不同越南民族风俗的乐趣所在。  相似文献   
9.
廖茂财 《法制博览》2009,(13):28-28
“冥婚”,顾名思义,就是人死后完婚的意思。这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封建加迷信的婚俗类型。古人认为人死后进入阴间,而阴间也有婚姻之义,所以凡男女生前未婚而亡,则两家父母或亲友为之举行婚礼使死者在阴间结为夫妇,而“宜室宜家”。冥婚俗称“鬼婚”,显然,这是作父母的过分疼爱子女之举,以解除心理上对子女夭殇之痛。冥婚又分“嫁殇”、“迁葬”两种方式。《小知录》说:“生非夫妇,而葬相从”即为指此,唐宋以后则普遍称为“冥婚”。  相似文献   
10.
朱欣文  李雄飞 《前沿》2010,(9):193-197
本文梳理雷州半岛地方府志、县志对于当地习俗与槟榔文化的记载,结合实地考察,从文化的角度阐释与槟榔相关的文化事项:槟榔待客、槟榔礼聘、槟榔敬神等;论证槟榔已经由食物变成了有特定含义的文化符号,槟榔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槟榔自身特殊的属性、当地的地理环境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