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38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1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汉语热”在全球范围内升温,孔子学院随之快速发展。法国汉语教育起步早,规模大,有特色,然而孔子学院在法国却显得滞后,存在诸多问题,两者之间形成悖论。追本探源,这是法国人的民族性格、法国的经济社会状况、孔子学院的自身特点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文成了许多国家家长对孩子进行第二语言教育的首选,成年人学习中文的热情也一直没有消退。不管是侨胞的后裔,还是为了商务沟通的生意人,他们对汉语的喜爱形成了全球有目共睹的“汉语热”。大小各异的孔子学院等中文培训机构处处点星,汉语传播片片开花。笔者作为一名在毛里求斯教授中文的志愿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对海外成人汉语教学也略有收获。  相似文献   
3.
王次忠 《党建》2015,(2):47
<正>"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明确要求。山东省济宁市认真做好传统文化传承转化文章,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富集优势,着力构建载体,形成特色鲜明、实效突出的四大品牌,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道德建设品牌。市级层面确立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建设目标,着力推进道德养成和道德实践,曲阜"彬彬有礼道德城市"、"厚德任城"、"端信兖州"、"德行微山"、"爱满泉乡·幸福泗水"、"诚信金乡"、"大义梁山"等体现地  相似文献   
4.
和曼 《人民论坛》2012,(17):231-233
孔子学院的建立有着一定的时代背景,虽然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文章主要以孔子学院的建立以及发展情况为例,重点分析中国与美国在"中国软实力"方面的认知差异以及根源,认为需要处理好几对关系:即国内的关系,自身的关系,以及与美国的关系,以促进中华文化在世界的推广。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我国要建成文化强国,这是国家第一次为建成文化强国提出具体时间表。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日趋复杂,我国在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难,如很多欧美国家的孔子学院被迫关闭、境外一些媒体不断污名化中国等。习近平主席说,"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  相似文献   
6.
作为深化学术交流的国际平台、传播中国文化和推介当代中国的海外阵地,孔子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应当是中国高校提升国际性程度的依托和契机;而中国高校自身的国际化水平也将带动孔子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并且从根本上保证孔子学院的办学质量、丰富孔子学院的办学成果。中国高校参与建设孔子学院是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加快教育国际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现代人爱生活于互联网",全球化""信息化"为我们带来两极怪异:一极是自200年孔子学院风靡全球以来,中国文化凭借历史传统优势"继续登陆全球",使美国人惊叹"没有什么比中国文化更重要"(汤姆·沃特金斯)。另一极是以美国硅谷芯片、好莱坞大片、麦当劳薯片等"三片"为代表的强势文化消费冲击着我们的精神生活,带来本土文化立场的动摇,洋节洋俗的大行其势……  相似文献   
8.
刘汉俊  翁淮南 《党建》2011,(11):52-55
有人说,遍布全球的孔子学院是传播中国文化的航母。350多所孔子学院和500个中小学孔子学堂遍布105个国家和地区,还有76个国家400多个机构强烈要求申办孔子学院。 统一名称、统一铭牌、统一章程、统一管理、统一考试,“五统一”的办学模式,使穿上洋装的“孔子”既说中文,又说外文,流淌着中华文化的血液,代表着中国文化。 “孔子学院”已毋庸置疑地成为了驰名世界的中国文化品牌,如何使这个品牌亮起来、强起来?需要战略与战术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近日,由美国孔子学院、丹佛孔子课堂和上海静安区文化局、夏征农民族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汉字美——海外孔子学院书法作品首届交流展”在上海静安区文化馆举行。  相似文献   
10.
汲立立 《前沿》2012,(5):176-178
全球性的社会、经济、生态和发展问题引发了全球性的道德危机和价值困境,现代道德体系对这些问题的追问并非某个单一文明可以回答的。这是时代向世界诸多文化,当然也包括中国传统文化提出的关于人类如何摆脱道德困境的思考。儒家文化内涵中包含了具有最低限度普世价值的概念,拥有具有普世价值意义的文化资源。特别是在公共外交视野下,儒家价值观普世化有其独特的合理解释和可能路径,即重视"以身体道"的个人和建立孔子学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