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43篇
中国共产党   92篇
中国政治   121篇
政治理论   41篇
综合类   6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财务管理不断创新的理念,重新审视了财务控制定义的内容,从多种角度简要分析了当今企业财务控制的前提条件、客体和实现方式等。阐明了财务控制在财务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并结合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提出了财务控制的实施方式需要创新与整合以及财务控制权的取得与变换是企业价值提升与实现的崭新方式。  相似文献   
2.
沈湘平 《岭南学刊》2007,1(5):100-104
一个良好的现代社会总是既要保证人的个性化发展,又要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在当代社会,个性在世界历史意义上被异化,个性与秩序的复杂关系蕴涵着极大的风险。这种状况启示我们:必须对个性发展和社会秩序进行持续的反思性监控;个体在尽量洞明意识形态虚假性的同时树立类的责任意识;在多元差异与简单同一的对立中走向对公共性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比较完整的社会民主主义国家理论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形成的.其主要内容有两点:第一,国家不仅有镇压职能,还有社会管理职能.随着社会发展,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日益突出并占据主导地位.第二,反对以暴力革命谋取国家政权,认为迄今为止的一切革命证明,革命所付出的高昂的社会代价与实际达到的自由与社会公正不成比例,所以必须通过议会民主,以和平变革的方式逐步实现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促进就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化解就业矛盾、保障和改善民生、拉动内需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宏观调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五个方面表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具有客观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从国家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就业优先战略的内生动力、主要渠道、体制机制、目标导向五个方面来把握就业优先战略的内涵;选择以就业优先为导向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形成就业优先的综合性政策体系、加强公共就业管理和服务、实行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组织公民行为作为一种积极的角色外行为对组织内部环境有建设性作用的同时也会对组织管理产生一定消极影响,但是把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失当管理所带来的后果归咎为这种角色外行为的消极影响有失偏颇。管理活动一旦背离组织公民行为内在的道德性,势必会诱发管理困境和成员的消极角色外行为,产生道德摩擦。因之,本文从潜在的道德困境这一角度审视组织公民行为的消极影响,侧重从成员的心理动机和组织反馈进行归因分析,期待通过人力资源管理途径来改善组织公民行为的道德处境。  相似文献   
6.
岳庆平 《人民论坛》2012,(10):48-49
我们不能责怪先贤们没有考虑到这些共识的局限性,因为当时没有全人类共同的利益和危机。我们要把人类共识的每一块基石都翻过来看看,有裂痕的要补上,破碎的要换掉,也许还要从全人类包括我们老祖宗的智慧中寻找配方打造新的基石  相似文献   
7.
随着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职场竞争已由"伯乐相马"改为"赛场选马",晋升提拔之争也由后台变成前台,由含蓄推让变为激烈角逐。在单位领导职位的PK中,既然有成功者,肯定有失败者。成功者,登台亮相,春风得意,自不必说。而失意者如何调整心态,走出阴影,暗中发力,实处用劲,争取东山再起?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证分析,现行司法强拆运行机制不能有效遏制强制拆迁中恶性事件的继续发生,且可能导致司法强拆面临较大的运行风险,使其失去道义和法治层面的正当性支撑,导致司法强拆陷入被民众暴戾化抵制的运行困境。因此,对司法强拆运行机制的重构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裁、执分离制度,保证司法强拆运行机制的公平公正;二是实现司法独立,避免司法强受地方行政和其他外力干预;三是确立公众有效参与拆迁过程的制度,使司法强拆前的社会风险评估落到实处;四是通过司法强拆运行机制为地方政府与被拆迁户之间搭建一个有效的对话和沟通平台。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一个民族团结发展的精神动力。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凝聚力源于文化传承的多层次性和多元性,即中华民族整体的高层次的认同和单一民族的低层次的认同,由此形成的民族凝聚力也有"内聚力"和"互聚力"之分,其间存在于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体系中,认识并处理好这个关系,是我们理解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关键。在今天,引导民族内聚力向互聚力转化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工程就是涵养并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是提升其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理论之基、实践之源、内涵之本。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既是学科内涵建设的基本要求,又是推进实践向纵深发展的逻辑遵循。历经30多年的发展,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争论、博弈一直在进行。多年来专家对这一话题的研究和阐述,体现出从"面的宽泛"到"点的集中"、从"关系认识"到"规律认识"、从"单科聚焦"到"交叉融合"等特点,实现了"外延"与"内涵"、"质"与"量"、"内"与"外"的科学统一。文章基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理论,从空间、时间、形态三个维度来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以期对其形成更加客观、更加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