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27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华传统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一)仁。仁作为中华传统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与"内核",支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仁者爱人"是其基本含义,进而衍生出"忠恕、克己、孝悌、自爱"等规范和品德。(二)义。义是中华传统核心价值观的精华,展现出传统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秋琐忆     
陈刚 《党课》2012,(19):103-104
妈妈说今年中秋回来过节吧,家里添了个小人儿。我说“嗯”。 小人儿是弟弟的儿子,前几日回家见了,头发乌乌的。一人说像弟弟,另外的一人又说像弟妹,他俩听到都会乐呵呵的,爸妈也甚是开心……因而想到自己小的时候,想到了那些难忘的中秋节。  相似文献   
3.
公元974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兵攻打南唐,大将曹彬被封为主帅,带兵出征。不过,曹彬向赵匡胤提出的唯一请求是,要将其最宠信l的太监田钦任命为随行副监军,一同出征。  相似文献   
4.
许海 《前线》2014,(12):117-117
<正>近日,有媒体报道,某落马官员在被调查时,家发现上亿元现金,以至于调用的16台点钞机当场烧坏了4台。而此人平时穿着朴素,骑自行车下班,一副"不显山不露水"的模样。古往今来,虚伪现象就如同"人性的弱点"般之难去。"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古诗曾讽刺这种社现象。更有古人云:"大奸如厚,激盗似忠",意谓奸大恶从来不会写在脸上,而是看起来如同大忠  相似文献   
5.
<正>在我国传统的语境中,老实人是指诚实、忠厚、正派、刚直、公正等具有诸多优秀道德品质的人。与老实人相对应的是"不老实人",俗称"小人"。小人的特点是曲意奉承、溜须拍马、唯利是图、混淆  相似文献   
6.
《群书治要》收录有《礼记·乐记》。在这篇文章里提到一句话“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意思是:懂乐的人才真正的快乐,正人君子闻道、得道就很快乐,而小人的欲望得到满足他才很高兴。走在正道上,并且控制欲望,我们就可以非常快乐而不恐惧慌乱。贪恋私欲而不行正道,我们就会迷惑而且不快乐。《礼记·乐记》还提到“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於中,故形於声,声成文,谓之音。  相似文献   
7.
被一眼看穿的美好未来 公元1405年,五官端正、唇红齿白、体态优良的于谦年满七岁进入小学,这孩子在学校不但成绩好,更难得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深受老师喜爱。江湖上传说某天天气晴朗,戴着红领巾、  相似文献   
8.
陈鲁民 《政府法制》2009,(15):29-29
中国历史上颇有几个“著名”的小人,虽人物猥琐,职轻权微,却长袖善舞,工于心计,干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几乎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楚国费无忌是其中最有“成就”的一个。楚平王为儿子娶亲,派大夫费无忌前往迎娶。费无忌看到新娘如此美貌,便心生邪念,不顾一切快马回宫对楚平王细述姑娘之美,并进言:“趁太子尚未见面大王先娶之。”  相似文献   
9.
毛胜  王兵 《新湘评论》2010,(9):29-31
掌握财权、项目审批权的部门,凭其特殊的行政职能,历来被人们视为权力部门,戏称这里是“有油水的地方”。在这些部门工作的人,也凭其特殊的工作地位,被人们视为手握实权、占据“肥缺”的人,并称之为“财神爷”。这本无稀奇之处,因为多数人难免要和他们打交道,有求于他们,自然要费心尽力地将他们“供”起来,以达到好人缘好办事的效果。战国时期的齐国谋土邹忌就深谙此理。他的妻妾、客人都说他比城北徐公美,但他亲自调查比较的结论恰恰是相反的。这令其“暮寝而思之”,最后悟出原因所在:“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史论,常将一朝之衰归结于“小人误国”。这种观点,在时下看来,未免有很大的局限性。历史的大趋势,岂是一两个小人可以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