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昌平 《南风窗》2013,(25):55-57
在东亚小农农业主体的市场逻辑里,农地抵押权不可能在正规银行实现,农地抵押权和成员权变现的充分实现只能以集体经济及其内置金融为基础。今天的不少人,强调土地私有属性的理直气壮,强调土地公有属性的羞羞答答,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现在要想把问题说明白,必须从农地制度说起,后说"农转城"或"农转非"制度,再说城市建设用地制度。  相似文献   
2.
百年中国土地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土地涨价归公的民主革命纲领到当代的土地制度改革,百年来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留下了许多深刻的经验和教训,是一部难得的制度创新教科书  相似文献   
3.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资源。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土地稀缺程度尤其突出。辛亥革命100年来,重大社会问题大多与土地相关联;凡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党与领袖,无一不将土地问题摆在首要位置。孙中山倡导平均地权、毛泽东实行土地改革、邓小平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百年以降 ,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先后提出过各自的社会发展主张 ,从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康有为的“大同世界”理想 ,到孙中山以“平均地权”为主要内容的民生主义。这些主张实际上只能是乌托邦。改革开放后 ,中国共产党郑重提出建设“小康社会” ,十六大又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时代的超越 ,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5.
平均地权的主旨是实现全体国民共享土地收益,求“地利共享”;同时强调土地使用效益的增进,求“地尽其利”.孙中山提出了平均地权的实施办法:“规定地价”、“照价征税”、“照价收买”、“涨价归公”四大纲要,以及“均权制”、“耕者有其田”等制度政策.实现平均地权思想的制度和政策方式可以有不同选择,我国现阶段在农村应坚持土地承包制...  相似文献   
6.
郭云 《长白学刊》2000,2(2):75-77
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1905年10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第一次将其主张归纳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其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孙中山又不断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甚至赋予它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李北方 《南风窗》2013,(16):96-96
当下所谓的"进一步推进改革",主要一项内容是土地制度。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认为自由只能通过产权明晰这一前提下的市场竞争才能实现,所以要求在一切领域进行产权界定。根据这样的教条,中国现行的土地制度简直是荒谬的,是阻碍中国发展和进一步发展的壁垒,所以要求土地私有化的呼声很高。  相似文献   
8.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农村、农民、农业由传统走向现代,是宏大而艰巨的历史课题.中国人民对解决这一课题的探索,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四个时期.回顾历史、研究现实,人们不能不缅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作出的骄人的贡献;面对未来,笔者认为,农业现代化的远景已清晰展现.  相似文献   
9.
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其基本内容包括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它针对中国工业化可能引发的一切问题提出了独特而先进的解决方案,既是达到时代空前思想高度的经济纲领,也是孙中山对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同盟会     
中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是由孙中山发起成立的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包括华兴会、兴中会、复兴会和科学补习所等多个组织参加。大会通过了《中国同盟会章程》,确定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为同盟会宗旨;推崇孙中山任总理,黄兴任庶务科总干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