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心病猝死心肌肌动蛋白缺失的免疫组织化学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和图像处理系统,对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医学研究所1994年尸检冠心病猝死和对照组病例(各15例)的心肌肌动蛋白缺失情况进行定量研究。发现冠心病猝死病例心肌纤维内有明显的肌动蛋白缺失,是大小不一,多发、散在分布;对照组无或仅局限性小灶状缺失。将检测结果定量分析比较,其差异非常显著,说明重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是否冠心病猝死,其心肌肌动蛋白缺失的范围和程度有明显差异,冠心病猝死和对照组病例心肌肌动蛋白缺失的差异具有诊断意义,而形态定量分析能较客观准确地反映心肌纤维内肌动蛋白缺失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在 5 0只Wistar雌性未孕大鼠子宫角浆膜面上沿子宫纵轴埋植 1对Ag -AgCl双极电极 ,腹腔注射阿托品或异搏定或消炎痛后 ,观察注射怀牛膝 0 .6mL对未孕大鼠子宫平滑肌峰电活动的影响 ,探讨其兴奋的途径。结果表明 ,阿托品阻断胆碱能M受体后 ,腹腔注射怀牛膝水煎剂 ,子宫平滑肌峰电活动表现出明显的兴奋效应 ;异搏定阻断L型Ca2 通道 (L VDCC)后 ,腹腔注射怀牛膝水煎剂 ,暴发波的最大振幅等 4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而单波的正波最大振幅和峰面积则有明显增加 (P <0 .0 5 ) ,单波的负波最大振幅则无显著变化 (P >0 .0 5 ) ;腹腔注射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消炎痛后 ,注射怀牛膝水煎剂 ,暴发波的最大振幅等 4项指标变化不明显 (P >0 .0 5 ) ,单波的正波最大振幅等 3项指标均有明显升高 (P <0 .0 5 )。结果提示 ,怀牛膝对未孕大鼠子宫平滑肌峰电活动的兴奋作用是通过胆碱能M受体以外的其他途径实现的 ,部分可能与子宫平滑肌细胞膜上的异搏定敏感的L型Ca2 通道有关 ,部分可能与刺激前列腺素合成与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3.
36℃-38℃治春季皮炎当温度为37℃左右时,神经中枢的反馈调节会促进胸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强免疫力,有利于炎症的消除。将3%的硼酸溶液放入密闭容器中,加热至37℃左右(手触之温热)后,用无菌纱布在硼酸溶液中浸湿,敷于患处,每天3次,每次30分钟。45℃-48℃治痛风性关节炎将关节的温度升至45℃-48℃,有利于尿酸盐结晶的溶解,缓解关节的炎症。每晚睡觉前取45℃-48℃的热水3000毫升,加生姜3-5片,小苏打5-10克,泡脚30分钟。  相似文献   
4.
抗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在早期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抗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HHF35),对10例正常心肌、6例已知心肌梗死、18例可疑早期心肌缺血组织进行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正常心肌阳性,梗死心肌阴性,18例可疑病例中14例呈不同程度弱阳性或阴性。表明心肌发生了缺血性改变,对比清晰,特异性强,对心肌缺血诊断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死后不同时间大鼠心肌膈肌β肌动蛋白mRNA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死后不同时间心肌和膈肌β肌动蛋白mRNA(β-actin mRNA)的降解变化。方法大鼠断颈处死后置于21℃的温度控制系统,采用RT-PCR技术检测大鼠心肌和膈肌组织-βactin mRNA在死后即刻至12d的变化,并对电泳图像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在死后即刻,以及保存2,4,6,8,10,12d的大鼠心肌组织样本中均可检测到β-actin mRNA,而膈肌组织仅在死后即刻和保存2,4,6d的样本中检测到-βactin mRNA;-βactin mRNA的扩增产物在死后12d内呈下降趋势。结论RT-PCR技术检测大鼠心肌和膈肌组织中的β-actin mRNA,其在死后12d内的降解呈现一定规律。  相似文献   
6.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年11月18日15:05,周某驾驶小型轿车沿某路由北往南方向行驶至某交叉路口处,与何某驾驶的无号牌二轮电动车发生碰撞,造成电动车后座的王某(女,50岁)在现场经抢救无效死亡、两车损坏的交通事故。交通警察部门提供的案情、现场记录图及当天视频显示,王某以面朝左侧方向坐在由其丈夫何某驾驶的二轮电动车后座,二轮电动车在外侧车道向左转弯时与小型轿车发生碰擦,随后二轮电动车车头右偏,王某身体倾斜后躯干左侧着地,被扶起后不久,左手突然出现下垂,不省人事。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7.
心肌及传导组织内3种蛋白的变化与SMDS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心肌及传导组织内肌动蛋白、血浆白蛋白及纤维连接蛋白的染色变化,探讨青壮年猝死综合征(SMDS)死后诊断的新方法。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SMDS及冠心病猝死者心肌及传导系统内肌动蛋白、血浆白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的进行染色观察。结果 22例SMDS例猝死者心肌及传导系统内的肌动蛋白缺染17例;血浆白蛋白染色阳性18例;纤维连接蛋白染色阳性15例。并发现在SMDS中,8例有CCS严重病变。结论 心肌及传导系统内血浆蛋白、肌动蛋白改变与SMDS密切相关,部分SMDS病例死前存在早期心肌缺血或梗死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降解与死亡时间推断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Xiao JH  Chen YC 《法医学杂志》2005,21(2):110-112
目的观察大鼠肝脏肌动蛋白、微管蛋白在死后不同时间的降解情况,为死亡时间的推断寻找客观依据。方法大鼠麻醉致死后置于21℃温度控制系统模拟死后18d的改变,在不同时间点剪取肝脏组织抽提蛋白质,利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肌动蛋白、微管蛋白的降解变化并对产物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大鼠肝脏肌动蛋白在死后8d尚可检测,死亡10d后检测不到;在死后2d,α微管蛋白已检测不到,但可检测到β微管蛋白,死亡4d后,β微管蛋白也检测不到。结论肌动蛋白、微管蛋白的死后降解存在差异,其在肝脏组织保存时间的不同可作为死亡时间推断的参数。  相似文献   
9.
中国有句谚语"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可是,最近一些中医提出了反对的说法:饭后根本不能走,要躺下休息,而且还不能睡着,这样才能有利于消化吸收,把"饭后百步走"都当成了"养生禁忌"。对于是否所有人饭后都需要躺下"养胃",我认为这是一个很难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因为养生建议要因人而异,不可一概而论。在养生学里,没有"一刀切"的绝对禁忌。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高原动物冠状动脉的组织学结构特征,以生活在海拔3500m以上的不同年龄牦牛为对象,运用组织学方法对其心脏冠状动脉及主要分支的组织学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牦牛冠状动脉不同分支管壁的组成成分存在明显差异,尤其表现为不同个体间右冠状动脉的性质有较大变化。肌性冠状动脉的外膜与中膜之间没有外弹性膜;中膜很发达,主要由平滑肌组成,大部分为环形排列,靠近外膜处出现纵行平滑肌束,其数量随年龄的增长明显增多;内膜的内皮下结缔组织层缺失,内弹性膜在5月龄发生断裂,成年时断裂处出现次级内弹性膜。各年龄段牦牛冠状动脉内膜的相对厚度的平均值r均小于0.1,没有发现性别差异。说明牦牛冠状动脉的独特结构及增龄性变化可能是其对特殊血流动力学压力的一种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