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面引的是华罗庚先生在抗美援朝运动中一次集会中发言的名句,事情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以上,但每一念及,仍永记不忘。跟梁思成先生一样,华罗庚先生也是清华大学的名教授,一个是建筑大师,另一个是数学泰斗。梁先生分别用中、英文两种文字写成的《中国建筑史》和华先生的《维垒素数论》,都是誉满中外的煌煌科学巨著,具有崇高的学术品位。我在清华大学上学期间,有幸与梁先生有所接触,2002年曾就这一情况写了篇短文,发表在母校的一种刊物上。我虽无缘与华先生相结识,只在那次集会上听过他的发言,但他给我的  相似文献   
2.
正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上这样记述:"牌坊为明清两代特有之装饰建筑,盖自汉代之阙,六朝之标,唐宋之乌头门棂星门演变形成者也。"牌坊作为古建筑之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民风民俗,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造型艺术中力学与美学的完美结合,记载着重要的历史事实。这些牌坊作为传统社会的见证者和记载者,在历史长河中绵延生息。  相似文献   
3.
妙子 《八桂侨刊》2011,(1):59-59
真武阁位于广西重点侨乡——容县城东绣江北岸一座石台上,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是容县文化公园中最珍贵的古建筑,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4.
赵小平 《共产党人》2011,(10):22-23
<正>一2011年5月8日,母亲节这一天,古老文明的母亲河又翻开了新的一页。黄河岸边,金沙湾间,宁夏黄河金岸建设标志性工程——庄严肃穆的中华黄河坛隆重落成。"小省区也能办大事"宁夏人用12个月时间,集纳国内千余名顶尖专家集体智慧建设气势恢宏的中华黄河坛,书写了中华黄河文化史上的"第一"、创造了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5.
闽西南土楼,被誉为"世界上最优美的山地建筑模式"、"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葩",早已蜚声中外。因其深厚独特的文化内涵,2008年7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6.
陈华文 《检察风云》2013,(16):82-83
梁思成作为中国著名的建筑历史学家,终其一生都在为研究、保护传统建筑而努力。作为民族主义者,他在建筑设计、教学与研究中,始终强调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并试图建立与西方相抗衡的中国建筑话语体系,然而世事变迁,他的建筑之梦醒来后却是无限的遗憾。  相似文献   
7.
当罗马尼亚国土整治部部长迈步在金康园如花的环境中,邀请开发商──官房集团老总刘承玮去罗马尼亚开发房地产时,日本同行大谈全康园,他们说金康园是一个神话,在中国建筑史上应特书一笔。被一位重要官员称为“后来居上”的金康园,规模大,工期短,设施配套,装修一步到位,领先于中国几十个小康示范小区。 金康园是小康示范小区建设中的“排头兵”,仅用一年时间建成的全康园一次性通过建设部与科技部的联合验收,六块金灿灿的奖牌告诉人们:有时神话的书写只需要胆识,超前的胆识。 金康园的建成,为官房企业集团立足建筑强手之林提供…  相似文献   
8.
瑶族是个山居民族,其村落大多位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高山密林中,一般建在山顶、半山腰和山脚溪畔。拣坡而上,街面愈窄,泥瓦房、砖木房、吊脚楼并存.  相似文献   
9.
受近代东洋建筑与中国建筑研究先驱伊东忠太的启发和倡议,汉学家后藤朝太郎1912年在日本建筑学会上连续发表了以“从文字看中国古代建筑”为题的系列演讲,但这些演讲稿在中日两国近代建筑史上并未提及。梳理“从古文字研究古建筑”这一研究思想的起源,分析以汉学成就闻名的后藤朝太郎从文字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背景,并归纳与总结其发表的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理论体系与研究成果,对中国近代建筑研究史重新溯源并探寻其滥觞,以期为建筑史研究与建筑考古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好莱坞一线明星狂热追捧,英国国家足球队员几乎人手一套,温州商人不惜斥资1亿元买下一个完全人工堆砌的小岛——作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标志性建筑的人造海上别墅群,在迪拜世界债务风波全面爆发之前,它不仅是建筑史上的奇迹,还是一个似乎永不破灭的楼市神话。神话破灭之日,占迪拜华商十分之一的温州人,保守估计有五六千人,资产蒸发就在20亿元左右。惨痛的教训让一直在中国楼市游刃有余的温州“炒房团”第一次真正面对“血淋淋”的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