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孙中山与张君劢的宪政思想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振国 《现代法学》2002,24(2):22-26
孙中山与张君劢的宪政思想在中国近代都有很大的影响。作为宪政理想的共同追求者 ,两人的目标和在某些问题上的观点是一致的 ,但在另外的问题上又有很大不同 ,本文就是对此的比较。  相似文献   
2.
正明太祖朱元璋曾问群臣:"天下何人快活?"有说功成名就的,有说金榜题名的,还有说富甲天下的,等等,太祖均未置可否。有个叫万纲的大臣回答:"畏法度者快活!"此言一出,众皆愕然。太祖却龙颜大悦,连夸其见解"甚独"。古往今来的史实证明,敬畏法纪是做人的根本,是成事的必须,更是一生平安的保障。原重庆司法局局长文强,也曾出生入死、身先士卒,抓获"中国头号悍匪"张君,当是有功之人,但当其权倾一方之后,开始目无法纪、只手遮天、气焰嚣张、罪行累累,最终被绳之以法。先  相似文献   
3.
彭静 《检察风云》2007,(7):64-65
初识么宁的人,很难将这个看起来温柔可人,甚至有些柔弱的重庆女子同身着藏青色制服、整天与犯罪嫌疑人打交道的国家公诉人联系起来.可就是眼前这位洋溢着青春朝气的女检察官,2001年曾因参与办理"渝湘鄂"张君团伙案件获得重庆市检察院嘉奖,2006年在获得"重庆市十佳公诉人"称号后继而又成为"全国十佳公诉人"、"最佳论辩奖",而她才28岁,检龄仅有6年…………  相似文献   
4.
张君劢是中国近代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宪政主义者,被称为"宪法之父"。他的宪政思想是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张君劢关于怎样宪政的思想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他试图在权力和自由之间求得平衡,但是在他所设计的制度中却演变成权力主义压倒自由主义;张君劢在《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中确立了近代民主国家的国会制度,中央政体的责任内阁制和省自治的原则;关于宪政国家的政党制度张君劢认为,实行宪政必须建立起一个理想的政党,建立理想政党关键在于教育国民,在一党、多党还是两党制问题上,张君劢主张实行两党制。  相似文献   
5.
巴图 《党史文汇》2002,(10):34-36
这是一个即将被忘记的人物。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他也曾扯起自己的旗帜,提出自己的立国方案,并为之孜孜以求,留下了不算平凡的生命体验。此人即张君劢,名嘉森,字君劢,一字士森,号立斋。1887年1月18日出生于江苏嘉定县。1910年,张君劢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获政治学学士学位。回国应试于学部,取得殿试资格,次年经殿试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为暂避袁世凯的迫害,在梁启超的安排下,张君劢于1913年取道俄国赴德入柏林大学攻读政治学博士学位。从政治方面看,他早年追随梁启超从事立宪活动,是政闻社的骨干人物,自3…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9,(10)
在思潮此起彼伏、互相激荡的大时代中,胡适与张君劢是近代中国民主理论的不同派系的代表。胡适是科学和西方现代化的表率,是新自由主义的领军人物。而张君劢似乎更加保守和传统,是社会民主主义的典型代表。在20世纪初期中国立宪民主经历的基础之上,胡适与张君劢就民主与自由的关系、民主与独裁的关系、民主的实现形式和民主的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对近代民主理念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比两人的民主思想,使我们对中国近代民主思潮的把握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7.
让我们将张君犯罪集团的罪恶档案再回放一遍。1、1991年6月,张君携自制手枪到津市一个体香烟店抢劫,被店主发现后,开枪击伤店主潜逃。  相似文献   
8.
叶兴艺 《理论导刊》2008,(5):115-118
张君劢是中国现代政治和思想史上一位身份复杂而又具有重要地位的人物,作为集宪法之研究与起草、宪政之鼓吹与推动于一身的"宪法之父",张君劢一生执著于中国的宪政运动.张君劢从界定近代国家的性质出发,阐述了其宪政理论,并提出了"修正的民主政治"的宪政模武,颇为时人所关注.张君劢并未逃脱中国哲人从政悲剧收场的命运.然其思想中亦有其合理因素可供后人评判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胡杨 《友声》2013,(4):52-52
<正>8月26日下午,全国友协友好中心与印尼有关机构联合在全国友协举办中国印尼青少年友好交流大会。全国友协有关负责人,印尼驻华使馆参赞郁妮,代表团团长、印尼青年体育部官员普都拉卡以及中印两国青少年100多人出席活动。全国友协有关负责人和郁妮参赞在致辞时,回顾了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高度评价了近年来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希望两国青少年加  相似文献   
10.
谈及中国的君主立宪也好,民主立宪也好,民国文人张君劢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1906年,张君劢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学,修研法律与政治学,从而结识了梁启超,与梁结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1913年因避袁世凯的追杀,取道俄国赴德入柏林大学攻读政治学博士学位。一方面,梁启超的政治倾向引发了张氏的参政热情,另一方面,风起云涌的革命也无法使学者居身于政治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