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33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8篇
各国政治   102篇
工人农民   176篇
世界政治   34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3篇
法律   860篇
中国共产党   3031篇
中国政治   3213篇
政治理论   1085篇
综合类   122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232篇
  2014年   852篇
  2013年   780篇
  2012年   885篇
  2011年   805篇
  2010年   902篇
  2009年   778篇
  2008年   859篇
  2007年   818篇
  2006年   529篇
  2005年   291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385篇
  2001年   322篇
  2000年   53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全过程民主是中国式民主的跨越式发展,是优越于西式民主的中国式民主,是人类民主政治的新形态.全过程民主对资本主义民主进行了扬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其精髓在"全",根本任务是巩固党的领导,核心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全过程民主的当代构建可从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加强培育现代公民文化、推进网络民主健康发展、构建人民民主国际话语权这几点着手,从而开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2.
张竑 《奋斗》2020,(3):8-10
《求是》杂志2020年第2期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创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系统论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力量等问题,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3.
4.
政治学方法的困境在于经验性进路与规范性进路的二元对立,双方坚持自身立场的唯一合法性导致政治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背离。历史制度主义、政治自由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等方法彰显语境化趋势,其特征是以问题驱动确定研究对象的语境,以实际案例定位抽象原则,对比不同问题的语境确认政治理论的需求。语境论政治学方法的实现路径是使用语境分析方法理解政治语言的真实涵义,使用语境重建政治概念的内涵,使用语境还原的方法解读历史文本和重要人物思想,使用语境介入和问题导向的方法构建一套政治制度的客观评价标准。语境论实现经验性进路和规范性进路的二元融合,扩大了政治学研究的理论视域,使其能够深入对法律、制度等实质内容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法学是具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法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科学性奠基于马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中,并且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法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法学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强调法律的阶级性并始终秉承服务于人民的阶级立场,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判断标准。马克思主义法学不是教条,而是高度包容和开放,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开放性和中国化,使得马克思主义法学对中国法治具有更强的解释力、批判力、回应力和引导力,理论更具生命力和科学性。在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指导地位,在此基础上,合理吸纳人类法治文明发展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6.
青年兴则国家兴。目前,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国家建设,民族复兴,迫切需要当代青年的奋发有为。近年来,社会上涌现了像洪战辉、王东灵等一大批有理想、有奉献精神的优秀青年。但令人遗憾的是,当今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确实让人忧心。  相似文献   
7.
赵静  韩华 《唯实》2006,(Z1)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可以分别从合人民性、合规范性、合价值性的视角,通过确立以人为本的政绩观、塑造法理型权威和保持意识形态的与时俱进,来建构其物质基础、制度基础和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8.
厂长轶事     
称呼赵君颇有胆识,富有开拓精神,自觉才高八斗,常暗叹怀才不遇。然而,赵君在单位从不自暴自弃,总是努力爱岗敬业,团结工友,开拓创新。某日,单位原领导任期届满。换届,赵君当选,心情自然万分激动,遂电话邀约亲朋好友及单位有头有脸的人物到宅畅饮。席间,赵君异常兴奋,酒过三巡,对当选自感在情理之中,高谈上级领导有伯乐识千里马之慧眼。谈至高潮时,客厅电话骤然响起,其子接过电话一听是赵君的朋友打来的祝贺电话,“爸爸您的电话。”其子毕恭毕敬。赵君一听顿时满脸怒色:“你怎么还不改口,还叫我爸爸?”众友哑然。  相似文献   
9.
韩登亮在《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14期著文指出,赏识教育以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为前提,以信任、真爱、激励为基础,通过对受教育者的赏识和赞扬,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发展其潜能,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实现自我欣赏、自我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具体来看,首先,赏识教育有助于学生获得尊严感,树立自信心;其次,赏识教育提高了教育者的要求;最后,赏识教育的实质是以尊重人性为前提,整个实施过程都围绕着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赏识、激励来进行教学,充分体现教育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过程。因此,赏识教育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能克服单纯的“应试教育”的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10.
死去几年的父亲居然又出现在繁华的街头。父亲没死却诈死,这一现实惨痛令亲人无法面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