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金萌 《时事报告》2007,(5):30-31
“晒工资”,有人晒出骄矜,有人晒出了悲凉;有人晒出了自得,有人晒出了忧患……其实质是“晒”出了人们对分配领域不公平问题的关注,“晒”出了人们对解决民生问题的企盼。  相似文献   
2.
刘毅 《刑警与科技》2006,(10B):106-107
“眼前的成就没什么值得高兴的。因为对今天的中国安防企业来说,周遭危机四伏国际企业正对我们虎视眈眈。今天的市场环境对国内企业来说不是不进则退.而是不能不进,因为已经没有退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2017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极其重要。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遵循讲话精神,坚持辩证思考,在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太平盛世中增强忧患意识。主要是正视八大忧患,加强八大建设,从八个方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4.
詹勇 《创造》2011,(7):37-37
忧患作为一种“执政心态”,多些问题意识,少些“盛世心态”;多些群众意识,少些名利观念。才能不断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继续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5.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97岁高龄的国学大家季羡林先生就一刻也没停止对灾区的关注。几天来,季先生不停地向工作人员询问地震中伤亡了多少人,受灾地区有多大,那里学校的学生怎么样了?“至少有三次,季先生合上双眼,眼泪大滴大滴地滚落……”季羡林先生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随后,季先生向灾区儿童捐赈灾款20万元。  相似文献   
6.
徐贵耀 《唯实》2008,(8):80-8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中,历经艰辛探索而开辟出来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伟大实践。在这一实践中,必须准确把握人们思想认识领域的困惑、应对非传统矛盾的不足和战略机遇后可持续发展的不确定因素等忧患,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7.
郝以宏 《世纪桥》2009,(11):95-96,150
从《诗经》开始,中国古典诗词中就流贯着一种深沉的忧患意识。中国古诗词中的忧患意识可以分为三类,即忧国、忧民、忧人生。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对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教育中应充分发挥古典诗词的作用,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忧患意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8.
面对新世纪的太阳,我们歌唱时间长河千年一度的大波澜、大激荡。同时我们思索。我们的思索,建立在对历史,特别是对中华民族近代百年屈辱历史的认知上。它使我们献给新世纪的赞美变得深沉凝重,歌唱变得大气磅礴。我们的思索,始终蕴含着深深的忧患。  相似文献   
9.
话语     
如果一个社会只重视“黄金发展期”而不认真研究“矛盾凸显期”.社会就不会和谐发展。中国历史上“贞观之治”和“康乾盛世”后的国体衰败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不能很好解决“盛世社会”中的“矛盾凸显”。中国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古话,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理想宏伟、信念坚定、态度乐观,同时他也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他担心诸多负面因素干扰和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方向和目标。邓小平的忧患意识有三大特点:一是客观科学地定位忧患主题;二是准确地区分主要忧患事项与次要忧患事项;三是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寻求规律,解脱忧患。学习邓小平认识和对待忧患的思想,能够使我们坚定信念、战胜困难,把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