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忽必烈与儒士的关系,可以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从1242年到1262年这二十年间,儒士们逐渐取得了忽必烈的信任,并得到了重用.这是由于忽必烈为了取得天下的缘故.而从1262年至1294年的三十多年里,忽必烈却逐渐疏远和压制汉族儒士,到最后弃置不用.最直接原因就是忽必烈认为儒士不忠、无用.  相似文献   
2.
纳妾是封建“国粹”,也是上层人物的特权象征。古时官宦妻妾成群,“庶民一夫一妇”,贫穷的打一辈子光棍。元代忽必烈“以人为本”,准许40岁以后仍无子嗣的男子纳一个妾。而贵族和官僚则可纳很多妾。  相似文献   
3.
南方朔 《南风窗》2013,(5):91-91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代的旅行家对文明的贡献并不一定比古代的学问家要少。旅行家打开了世人的眼界,扮演起文明沟通的桥梁角色。14世纪的北非旅行家伊本·白图泰(Ibn Battuta),我是慕名已久,过年期间终于把他的《游记》找来阅读。他一生旅行近30年,旅途7.5万里,为马可·波罗的3倍。读他的游记,真是极有感触。古代的世界,人类的交往极为困难,有地理的阻隔,有途中的盗匪风险,  相似文献   
4.
亦明 《政府法制》2010,(18):21-21
读到美国《华尔街日报》公布的1000年来全球最富有的50个人,其中有6名中国人,他们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刘瑾、和珅、伍秉鉴和宋子文。笔者不知外国人的统计资料是否准确,但这6人个个富可敌国却是不争的事实。追溯一下他们究竟是怎么成为“首富”的?对于今人或许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胡同的名字源于蒙古语,今天宏伟的北京创自元大都。讲"人文北京"的历史,莫尚于规划设计元大都的刘秉忠。时势造英雄。刘秉忠是应运而起的豪杰!秉忠年轻时遇到深有传统文化教养的忽必烈。蒙古宗族争夺大汗位使忽必烈依赖秉忠等行汉法。  相似文献   
6.
元代,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中原汉族文化和边境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的又一个高峰期。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元翰林国史院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无翰林国史院在选拔推荐人才;撰修辽、金、宋史和完典章实录;兴国学,开科考取士;以及促进各民族文士之间的团结和友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元代史,特别是元代文化史,实有深入研究,进行再认识的必要。  相似文献   
7.
蒙元时期,由于战备和戍守需要,蒙元统治者们开始实行屯田。屯田,实际上就是由封建政府直接组织农业生产,这是中国古代经常实行的一种生产形式。元代屯田十分发达,其规模之大,组织之密,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朝代。根据史料记载,早在元太祖时期,屯田已经出现:太祖九年(1214),令镇海以征金所俘匠、民屯田于兀里羊欢(今蒙古吉尔格朗东南)之地。太祖十六年,木华黎麾下大将石抹孛迭儿镇守固安,"令士兵屯田,且耕且战"。可见屯田这一生产发展形式在元建立之前蒙古统治者就已采用。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读到美国《华尔街日报》公布的1000年来全球最富有的50个人,其中有6名中国人,他们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刘瑾、和坤、伍秉鉴和宋子文。我不知老外的统计资料是否准确,但这6人个个富可敌国是不争的事实。追溯一下他们究竟是怎么成为“首富”的,对于今人或许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9.
公元1290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七年),元朝已控制了整个中国,其治下的武平(今内蒙古宁城)地区却发生了大地震。  相似文献   
10.
华嘉 《民主》2004,(12):27-29
一北京是一座享誉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已有850余年建都史,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以后,采纳蒙汉有识之士的建议,从漠北和林迁都燕京,授命刘秉忠“经画指授”,根据《周礼·考工记》,营建元大都,成为北京城建都之始。首先确定一条贯穿城市南北的中轴线,宫殿、宗庙、郊社、朝市、苑囿左右对称,并联为偶,井然有序地依次展开,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