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29篇
工人农民   30篇
世界政治   13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438篇
中国共产党   498篇
中国政治   968篇
政治理论   184篇
综合类   2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381篇
  2010年   420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别让我们为难!”这是一些开发商对验房师的警告。房价下行,加剧了业主与开发商的矛盾,“现在是所有业主都在挑毛病”。而认真验下来,几乎没有一处房屋是百分百合格的。这种激化的矛盾正让验房师在一些地方成了高危职业。被诬陷、被威胁、被殴打……验房师究竟动了谁的奶酪,以至于遭重拳击打?  相似文献   
2.
服务窗     
今年7月北京列车48小时直达拉萨;纸机票2007年退出市场凭身份证就可乘飞机了;药品包装上将标零售价;快乐交流的五大环节;今年起个人养老金全由个人缴费;2006年房价将稳中有降。  相似文献   
3.
雷多荣 《传承》2006,(6):87-90
区域经济是在跨行政区划的前提下,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及服务市场一体化的经济模式。一方面,区域经济是地缘经济,中国宏观调控的空间组织模式已由以现行行政区划为基础的“中央-省(市、区)”两级调控模式,转换为“中央-经济区”与“中央-省(市、区)并重的调控模式;另一方面,区域经济是市场主导的经济,有专家预言,区域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格局的未来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求知》2006,(4):42-42,44
1.政府调控有力。美国是小政府大社会。从表面上看,美国政府似乎不怎么管科技方面的事情,科技创新的工作似乎都是企业和大学在做,实际情况完全不是这样。长期以来,美国政府形成了一套与“三权分立”的政体相适应的科技管理机制。虽然联邦政府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全国科学技术活动的组织、协调与规划,但是行政、立法、司法三个系统都在不同程度地参与国家科技政策的制定和科技工作的管理。通过有效的调控,联邦政府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推动着美国的科技创新不断向前。  相似文献   
5.
当房价在政府密集的宏观调控下和百姓的抱怨声中越来越高的时候,当业界和学界都在争论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时,越来越多的人们吃惊地发现:由于缺乏科学和权威的统计数据,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正陷入一团“统计迷雾”,围绕它所进行的争论也只能是雾里看花,不知所云。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易宪容说,中国的商品房空置率已达到26%,属于严重积压,而北师大教授董藩针锋相对地认为,商品房空置率不足1%,价格上涨正是供求关系的反应;还有房价,北京市公布的涨幅是19.2%,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是6.8%。这样的烟雾弹在开发商身上就更多了,央视作过一个调查,某…  相似文献   
6.
金融调控法与金融监管法关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法理学有关法律部门调整对象单一性的理论,金融法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而是由金融调控法、金融监管法以及金融交易法等三部分组成。但长期以来,经济法学研究忽略了这一点,尤其是在宏观调控法的研究上,即表现为随意把与金融调控法性质迥异的金融监管法或金融交易法划入宏观调控法体系。当然,如果说金融交易法与金融调控法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话,金融监管法与金融调控法之间则确实存在着让人容易混淆的地方;为此,我们必须从调整对象、法律行为以及法律渊源三方面入手,对金融监管法与金融调控法的差异作出区分与比较,以求对金融法与宏观调控法的理论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观察与思考》2005,(4):16-19
改革攻坚   中国的老百姓哪有不关心自己国家的经济状况的?   2004年12月25日在北京召开的“2005年度改革形势分析会“,又是经济界的一声“报晓啼鸣“.多名经济、社会和政治学者提出,中国又处在了改革的关口.“2005年将是‘改革攻坚的关键一年‘“.我们由此看到,中国经济的那轮喷薄而出的红日,那驶向世界经济大海的桅杆,在改革攻坚的大旗下出现在世界的地平线.   ……  相似文献   
8.
胡家源 《南风窗》2007,(24):58-59
在房地产这样一个实力悬殊和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所谓的"预期"表现出来的力量是强大的。一个有价无市的僵局,已然形成。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7年前10个月上海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3043万平方米,同比上涨32.85%,而进入10月份,整个上海的新房成交量骤然下降了两成多,11月又下降了两成。  相似文献   
9.
Consuming Houses     
In recent years, improved living conditions have dramatically changed urban attitudes to the home lifestyle; property consumption is becoming a main aspect of China's rocketing economy. Potential property purchasers envision house ownership as the most reliable investment as well as the chance to live in privacy and tasteful comfort.  相似文献   
10.
荐书     
《创造》2010,(8):113-113
《好泡沫还是坏泡沫》 《好泡沫还是坏泡沫》:发掘中国经济重生之策 上至中央领导,下至黎民百姓,每一个人都在关心房价。房地产市场以及中国经济是否有泡沫?如果有,这泡沫是好是坏,何时破裂,如何应对? 本书以中国房地产泡沫为中心,详细梳理了近十年来中国经济泡沫化的历程,探究房地产泡沫与中国经济的内在联系,全面而又不失系统性地向读者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全景画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