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36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35篇
工人农民   62篇
世界政治   18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6篇
法律   3907篇
中国共产党   1201篇
中国政治   2462篇
政治理论   581篇
综合类   1363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350篇
  2014年   819篇
  2013年   764篇
  2012年   788篇
  2011年   880篇
  2010年   753篇
  2009年   834篇
  2008年   801篇
  2007年   544篇
  2006年   480篇
  2005年   422篇
  2004年   311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321篇
  2001年   263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推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既是顺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又是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小企业的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同时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难题,体现为企业产能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并存,企业创新能力较弱、市场竞争力不足,企业管理模式粗放、转型升级困难,企业经营管理的刚性成本较高等。需着力从调节产能过剩,增加有效供给,加快企业科技创新,适应市场竞争、推行精细化管理,加快企业转型升级,降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刚性成本等方面进行破解。  相似文献   
2.
3.
4.
宋雄伟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21,(1):104-114,127,128
党内法规能否执行到位,关系到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部署,关系到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和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等重要议题。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党内法规的有效执行,本研究选择《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在T省的执行案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扎根理论的研究逻辑,直接从经验材料入手,不断归纳、对比和提炼,提出"行动者‘漏斗效应’"的解释框架。党内法规执行的行动者受认知共同体、制度协同性、激励与约束与行动者知识的因素制约,呈现层层失守的执行损耗。  相似文献   
5.
6.
政策执行主动加码是各层级政府为了确保完成政策任务而普遍采取的执行策略,适度加码可提高政策执行效果,但过度加码对政策及其执行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如何减少政策执行主动加码问题成为各界广泛探讨的重点话题。政策执行主动加码的主要表现为政策执行过度化、政策执行“一刀切”与政策执行形式化,其主要危害为政策执行结果失控、政策协同效应失调、助长地方形式主义、损害群众正当权益等。政策执行主动加码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压力型体制及其行政压力、层级间双向责任规避、官员晋升导向及其政绩考核机制、相对模糊的自由裁量权边界。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改革完善压力型体制、压实政策制定及执行的责任、健全政绩考核制度、规范自由裁量权运用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钟世范 《传承》2006,(6):50-5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科学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一次重大创新,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突破、新飞跃。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都在研究规划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各行各业都在探讨如何服务于和谐社会构建。那么,作为国家刑罚执行机关的监狱,应如何服务和谐社会的构建呢?  相似文献   
8.
由于各国在撤销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标准上的巨大差异以及《纽约公约》规定的任意性,使得各国在对已撤销裁决的承认和执行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本文试从国际商事仲裁的特点和现实出发,对不同的理论和实践进行评析,并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程序保障在国外被视为民事诉讼的目的,该学说在英美学者的著述中十分流行,在日本得到了井上治典教授为代表的一部分学者的支持。该说以程序保障为起点,认为法院不应该把诉讼的审理过程作为只是为了达到裁决或和解而必须的准备阶段,而应把这一过程本身作为诉讼应有的目的来把握,只有正当的程序才是使判决或和解获得正当性的源泉。因此,  相似文献   
10.
1案件资料1.1简要案情陈某,男,44岁,农民,某年3月15日下午开农用车在某县城被犯罪嫌疑人张某、白某以租车为由诱骗陈某喝下一瓶掺有安眠药的酸奶,致使其昏睡不醒后将车抢走,陈次日在昏迷状态下被人救起,后又独自出走,坠崖身亡。因案情需要,县公安局委托分析陈某的死亡与中毒的关系。1.2调查及检验情况陈某于3月16日上午被人发现躺在一山沟内水潭边,呈半昏迷状,接报案后,民警到现场发现人尚有呼吸,将其送至乡卫生院。检查:神志不清,身上冰凉,两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听诊两肺(—),心律减慢无杂音,腹部膨隆,叩诊无异常,反应不灵敏,四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