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跟我的家人是分不开的 1960年,继第一部长篇小说《晓云》出版之后,42岁的林海音又出版了第一部小说集《城南旧事》。北京城南的一切,在林海音的记忆中如同昨天, 点点滴滴都是珍贵、绚丽的。她酝酿多时写成的《城南旧事》好评如潮,后来改编成电影,得了国际大奖,成为经典性名篇。  相似文献   
2.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的叙事结构包括两层,表层结构是串珠式的,以成长为线,将小英子童年经历的五个故事集合在一起.深层结构是作者内心创作情感的表露与寄托,小说以不断的"离去"来组织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在内外两层结构的结合与互补下,小说得到了完整的表达与阐释.  相似文献   
3.
4.
一部“统战”影片的诞生 1981年的一天,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导演吴贻弓被徐桑楚和石方禹叫去,两位领导交给吴贻弓一个电影剧本,剧本的名字叫《城南旧事》。  相似文献   
5.
麻洋旧事     
瓦场 我老家村庄叫麻洋,更为准确地说应该是“瓦洋”,相传很早以前我们村就是这十里八洋唯一做瓦片的地方。可后来为什么叫“麻洋”,我不知道。也许是嫌“瓦洋”太老土了吧,不想让别人认为这个村庄的人总是玩一些泥土的活儿。这样一想也不太对头,天天与泥土为伴,以泥土养家糊口的人怎能嫌弃泥土呢?就像子女不会在意母亲的美丑一样。  相似文献   
6.
论《城南旧事》的经典化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是一部"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的作品,作家运用童年视角抒写着一曲深婉的人生骊歌,平实而深远的文字复原着让人留恋的童年时光;散发着经典的光芒;小说与电影携手,为我们打造了儿童文学的经典.  相似文献   
7.
提起电影《城南旧事》,大凡看过这部影片的人眼前一定会浮现出一个浓眉大眼、清纯可爱的小姑娘英子的形象来。影片从小英子的视角,以散文式的笔调将上个世纪20年代老北京的人情世故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独特的艺术享受。这部影片是如何诞生的,它的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本文试就此作一披露,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请领导吃饭     
古往今来,请领导吃饭都是件复杂的事。近之则不逊,远之没气氛。仔细观察,其实请领导吃饭的氛围与成效如何,往往依赖于领导的能力,不仅是掌控大局的能力,还有掌控饭局的能力。比如《封氏见闻录》中记载,唐中宗年间,兵部韦嗣立、户部赵彦昭、吏部崔湜同时升官,于是请领导唐中宗在兴庆池吃饭,三部分别结扎彩船竞游助兴。三艘彩船,最先游过是兵部,领导于是率先和韦嗣立干杯。不久又来一船,上有吏部字样,领导又夸吏部的船比兵部好看。正要喝酒,想不到韦嗣立眼尖,发现吏部之下另有红纸、上有户部字  相似文献   
9.
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四月,期盼中终于见到了如诗句中描写的柳树之景了。《武林旧事》记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仕女艳妆饰,金翠琛玉,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踏青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看柳,公园中常有它的足迹,在堤岸上碧透,在湖畔中尽染,在小溪边飘拂……这点,从许多关于清明的诗词也可以看出来,如宋人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  相似文献   
10.
<正>自北宋灭亡,赵构南渡,建都临安(即今杭州)后,宋人的饮食结构得到了改变——北馔与南食并为珍味,大量的海产品进入了餐桌。宋代皇室喜欢吃浙江沿海的青蟹,甚至奢侈地用青蟹两螯之肉制作出了馄饨。此外,海螺、海蜇、牡蛎等,但凡浙江沿海的上等海产品,少不得也要出现在宫廷的餐桌上。周密的《武林旧事》曾记载,在南宋的临安城,每天都有大量市民前往侯潮门外的鲜鱼行和新门外的蟹行置办鱼货。许多宋人的笔记、文集中亦留下了许多针对珍馐海鲜的记述以及烹饪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