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25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些老标语     
苏瑗 《公民导刊》2012,(12):54-55
我在乡下采风,看到最老的标语,大概就是"工业学大厌、农业学大寨"、"抓革命、促生产"这样富有时代气息的口号了。这些标语,它们大多刷在班驳的老墙、石桥、电线桩上,历经沧桑风雨,而今还在。你若想去打开一册乡村线装书,通过这些标语,大致可以清理出一些线索来。在我小时侯,生产队干部从公社开  相似文献   
2.
傅光 《协商论坛》2012,(4):46-46
在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9周年,全国上下重掀学习雷锋新高潮之际,新乡市爱心画家王宏忠正在创作的"双百人物"国画肖像,让人耳目一新,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3.
张冬冬 《党政论坛》2014,(21):41-42
一、什么是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Media Lit eracy)是一个舶来词汇,这一概念被引介至我国已有二十余年,被学界与业界广泛的使用。“媒介素养”有时又被称为“媒体素养”、“新闻素养”、“媒介素质”,有时还会被冠以“媒商力”的称呼。随媒介形态的演进,这一概念又催生出“网络素养”与“新媒体素养”等富含时代气息的复合词汇。从概念的稳定性、能产性等方面对这些复合词汇进行辨析,我们可以容易地发现,以“媒介素养”这一词汇来携领以上提及的诸多概念变种,应当是最为恰当和科学的。  相似文献   
4.
《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制定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既注重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又特别注重结合湖北实际,彰显湖北的特色和亮点。既立足于坚实的发展基础,又根据形势的变化,提出了新的战略任务、工作目标、重点和举措,通篇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湖北特色,是"十二五"时期鼓舞全省人民信心、凝聚全省人民力量、推进湖北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法治政府的重要命题之一,就是法治政府应当是服务型政府。这一富于时代气息与理想色彩的重要命题的提出,既融会和回应了我国“执政为民”、“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等现实关切与法治精神,也颠覆甚至终结了传统政府职能定位问题上专制、压制、管制、规制、管理等思维情结和利益冲动。笔者认为,服务型政府必须遵循两个维度:行事理念和行动思想,其现实关切点应为公仆服务于主人、秩序服务于诉求。  相似文献   
6.
正漫步西安街头,就如同走进了一座纵横数千年的历史博物馆,绚丽多姿,气象万千,风物名胜尽收眼底,鳞次栉比的现代摩天高楼与古色古香的帝王宫殿、塔楼和谐地融为一体。这座城市处处散发着一种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蓬勃发展的时代气息。而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背后,都挥洒着无数开拓者的汗水。诚意拆迁回报丰厚张万洪来自"建筑之乡"东阳,是众多建设大军中的一分子。当年,他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率领团队挺进西北,以良好的施工质量、事无巨细的敬业精神,坚持"态度决定细节,细节决定品质,品质决定一切"的理念先后成功完成锦  相似文献   
7.
9月25日下午,"走进经典音乐·李岚清音乐讲座"在贵阳大剧院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给我省听众带来了一场传统文化与时代气息相结合、具有浓郁艺术气息的生动讲座。图为李岚清在讲座现场与贵州大学艺术学院教师青棵共同演唱《教我如何不想他》,沉郁婉转的歌声,深深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位听众,音乐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山全而部署。要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能单靠一个单位、一个企业和一个文艺团体,必须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必须紧密联系实际,确立推进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崭新理念,掌握文化发展和繁荣的规律,积极探索和推进具有时代气息和行业特色的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9.
刘育新 《学理论》2008,(4):95-96
与杨克炎先生相识于一次楹联界人士代表大会上,通过了解知道,他是一位热情诚恳、性格直爽.却又循规蹈矩,很少市侩气的人。其楹联作品极富个性特点,联作直接反应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题材广泛.地方特点明显。其语言运用更是个性突出,亦庄亦谐,亦雅亦俗,生动鲜活,清新流畅。一些古代经典词语、东北的方言土语,他都恰到好处地入联,绝没有生搬硬套的痕迹。而一些动词、形容词的恰当运用更见功力.使其联作增色不少。这一切都是形成其独特楹联风格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郑萱 《江苏政协》2008,(12):5-5
<正>12月19日,由省政协主办、各省辖市政协协办的全省政协系统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书画展览在宁开幕,展览作品集同时发行,省政协主席张连珍为作品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