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源清 《当代贵州》2014,(34):20-21
正"道德之光,贵州骄傲"——11月22日,贵州省第四届"明礼知耻·崇德向善"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在贵州电视台隆重举行。一个个真挚朴实的梦想,一段段可歌可泣的事迹,让演播大厅掌声雷鸣。在泪水和鲜花中,来自全省各行业50名代表荣获了"全省道德模范"称号。这是一场思想道德的洗礼,也是贵州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实践活动的阶段成果展示。作为  相似文献   
2.
当前制度治腐进入集中建设时期和全面巩固阶段,有关制度建设在预防和惩治腐败中根本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但围绕具体治腐路径的选择始终存在较大分歧。道德治腐与制度治腐既是腐败治理的理论观点和分析框架,同时也是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重要途径,其内在分歧和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腐败现象发生的根源、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的优先性、两者在腐败治理中的有效性这三个方面。基于腐败治理的视角具体考察道德与制度的关系定位,辨析道德治腐与制度治腐的机理与张力,不仅可以揭示其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关系,还有助于对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进行有所兼顾和有所侧重的整体性审视。  相似文献   
3.
马保恒 《党史博采》2008,(12):43-44,48
明礼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基本要求,而诚信就业正是“明礼诚信”的客观要求和具体体现。毕业生的诚信是毕业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保证。然而,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受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高职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的诚信意识淡薄、诚信行为缺失等问题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4.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是道德的灵魂.守法是道德的后盾.明礼是道德的窗口,诚信是道德的支柱.团结是道德的品格,友善是道德的标准,勤俭是道德的传统,自强是道德的追求,敬业是道德的表现,奉献是道德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孙晓云 《党的建设》2008,(11):39-39
大型国有企业要顺利取得改革发展的成效,实现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以完美的思想道德水准影响人。一是从公民道德建设做起。现阶段的道德基本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相似文献   
6.
朱秉林 《工会博览》2009,(10):78-78
中国有句名言,“人无信则不立”。它是说,人要想在世上立足,必须要讲诚信;否则,“君子不与交”也。这是讲做人的原则,又如中国著名的“仁、义、礼、智、信”之说。我国当代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明确把“明礼诚信”列为社会行为之基本准则。在基督教价值观占主导地位的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伊斯兰教国度,也均把诚信作为人类的美德继承发扬。由此看来,诚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种本质。  相似文献   
7.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明礼崇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扎根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具象于人们的言行举止中。同时作为一种向善文化,它又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西文化的激荡,传统礼文化受到一定冲击,其涵养德行的功能被弱化,在大学生中表现为明礼崇德自觉性的下降。为使大学生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大任,強化其明礼崇德教育、提高其礼仪涵养和道德素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环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朱江 《当代贵州》2014,(34):18-19
正5月25日,贵州省道德讲堂总堂揭牌仪式暨首场讲座在贵阳孔学堂举行。这意味着以道德讲堂总堂、机关道德讲堂、企业道德讲堂、行业道德讲堂、学校道德讲堂、社区道德讲堂、村(镇)道德讲堂、新市民道德讲堂为网络体系、覆盖贵州省全省的道德讲堂建设已基本完成,道德讲堂成为贵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9.
有感阅读     
曹勇 《当代贵州》2014,(23):60-60
正读书可以修身,修身方能立德从政。人生有涯,知识无边。不惑之年的我,始终保持阅读这一良好习惯,不断以阅读促进工作,用读书修身励志。读国学经典,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国学,谓之中华传统学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千百年来,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文化典籍,特别是道家、儒家、佛家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影响至深,以老庄、孔孟、禅宗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蕴涵着做人做  相似文献   
10.
岳振 《当代贵州》2014,(34):1-1
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空对空"地讲意义不大,需要"实打实"地把理想信念深刻融入具体社会实践中,需要从发展态势、目标实现中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价值观实践在贵州可以找出许多典型,比如助力贵州现代化的高铁建设。目前,贵广高铁即将投入运营,微信朋友圈开始流传"乘高铁看贵州美景"之类的帖子,这是高铁效应的一种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