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鉴赏     
《当代贵州》2014,(4):59-59
《职贡图》(局部绢本设色) 萧绎(508-554),字世诚,小字七符,自号金楼子,汉族,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南北朝时期梁代皇帝(552年-554年在位)。善画佛画、鹿鹤、景物写生,技巧全面,尤其善于画域外人的形貌。  相似文献   
2.
山水的视角     
张志民 《黄埔》2011,(2):62-63
当我丢开那一脑劳神的案牍来布置满纸氤氲的时候,我的同学阮士旺也在凝神屏息构筑他的理想世界。社会越来越五光十色,人人心中越来越五彩斑斓,在绚烂之极,都更热切寻找情感归属的港湾,这块情感休憩的停靠地在哪里呢?有的人在杯中,有的人在话间,有的人在案上,有的人在笔端,我和士旺学兄的情感所系则在画里。这不是画家眼中的自然之景,虽然也有某些似曾见过的  相似文献   
3.
<正>清明上河图是宋徽宗起的标题。这个迷首先涉及"清明"是什么意思。有的说清明就是清明节,上河就是上坟。图画中的人就是正在往城外走,准备去上坟。这是专门画了送给皇帝的,画一幅上坟图,皇上能高兴吗?看着也不吉利呀。宋徽宗的题名来自《后汉书·班彪传》。班彪是东汉的历史学家。《班彪传》讲到班彪的儿子班固时,称"固幸得生于清明之世""清明  相似文献   
4.
《天津政协公报》2011,(10):42-42
<正>"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总称,是冯梦龙编纂的。三辑各收40篇,是宋、元、明三代"话本"与"拟话本"的汇集。内容较广,选择亦精。冯梦龙对所收集作品,都作了统一整理和加工,在文字上作了必要的润色。有些采用旧本的人物和情节,加以重写,也有不少是他自己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峨眉山景观最显著的特点是佛教文化与自然景物相融合。它具有雄伟的气质美、神奇的动态美、绚丽的色彩美、优雅的听觉美和超凡脱俗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6.
王淼 《政府法制》2010,(16):12-13
清朝光绪年间,照相作为一件时髦玩意,渐渐盛行起来。往照相机前一站,只听得快门“咔嚓”一声,人、景物便会惟妙惟肖地再现出来。这在今天谈起,似乎是再普通不过了,谁没有照过相呢?可是在光绪年间就不同了,它既快捷,又逼真,不像请人画像那样要死板板地坐上半天活受罪。  相似文献   
7.
《民主》2011,(1):57-F0003
1970年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九岁随吴门名家苏州艺术学院陈德奎教授学习中国嘶,笔耕不辍,唯动物绘画犹感兴趣,孜孜以求。作品立足于传统笔墨的优秀特质,注重绘画文脉的传承,沿袭明代吴门绘画的精神品质,追求笔墨精微、法度谨严,清韵中具占朴之气的感人作品。学术上欲使主体动物真正溶于自然景物之中,完善山水动物绘画创作并丰富其创作体系。  相似文献   
8.
《党员文摘》2007,(10):F0002-F0002
镜头在跟踪中定格,画面上留下的是一个矫健的身影,身后的景物被抽成了模糊的影像,骑行者专注坚毅的目光,闪现出活力、激情、顽强不息……  相似文献   
9.
10.
吴昊 《中国机关后勤》2006,(7):31-31,39
在雨过天晴的夏日,碧空如洗,站在连接前海和后海的银锭桥上,放眼西眺,望穿一池碧水,但见西山郁郁葱葱,层峦叠嶂,令人心旷神怡。这便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的“银锭观山”了。远观不识西山真面目,迫不急待地走近西山。忽然又想起了作为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到底源于西山雪后银妆素裹的壮美景象,还是西山十万株杏树生机勃勃,漫山遍野的杏花盛开形成的香雪海?这已无从考究,但西山的绰约丰姿已深深嵌入人们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引无数文人骚客竞相吟咏。沿一条穿村而过的崎岖马路,不知不觉地就到了西山服务局辖区。嵌有“杏林山庄”四个古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