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文楚 《各界》2013,(11):78-80
中国文化名人胡适的父亲胡铁花(1841—1895)为人一生被评“艰苦卓绝”、“求真负责”、“绝不苟且”,乃至“一个怪人”。由于历史和时代原因,人们对他知之甚少。在这里,我们且回顾并缅怀这位有政治见解和爱国胸怀、为抗日殉国的壮士……  相似文献   
2.
田浩存 《春秋》2013,(4):17-19
在曹县城南,距城10公里左右,有一道从西北向东南走向的大堤,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古太行堤。大堤两旁,沃野万里,房舍鳞次栉比,一派和平肃穆。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人们,是如此安详而幸福。但是,人民不会忘记,70年前,在大堤旁边,曾发生了一场鲁西南军民和日本侵略军的殊死大搏斗——王厂血战。  相似文献   
3.
在90年前爆发的那场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中,广大青年学生既是运动的先锋,又是运动的桥梁,还是运动第一阶段的主力军。在这场运动中,北京大学学生郭钦光英勇殉国,成为第一个牺牲的革命英烈。郭钦光牺牲后,全国各地的青年学生以及社会备界纷纷开展追悼郭钦光烈士活动,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人》2006,(1):52-53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中国历史上,回回民族作为中华大家庭中的一员,不仅以勤劳勇敢的斗争精神著称于世,而且以其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彪炳史册。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在这100多年的历史中,回族人民不管处于何种艰难困苦中,都没有放弃对自己祖国的深深挚爱。他们在反对国内民族压迫的同时,又坚定地站在反抗外敌入侵的前沿阵地,他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涌现了大批英雄人物,创造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如何继承和发扬回族人民的这一优良传统,教育引导今天的年轻一代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是宁夏宣传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当今,时代赋予回回民族的历史重任之一,仍然是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因此,本刊从2006年起陆续刊发由张怀武主编的《近现代回族爱国斗争史话》中的部分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靳护荣 《黄埔》2013,(6):20-21
第七十三军暂编第五师师长彭士量将军是湖南浏阳人,黄埔军校四期、陆军大学十一期毕业,是常德会战牺牲的第一位将军。  相似文献   
6.
南周 《人事天地》2007,(9):13-13
卢沟桥枪声打响后,29军军部发出命令:“卢沟桥即为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次日,远在延安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也发表宣言疾呼全国人民:“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相似文献   
7.
我的祖父曾是一名中国空军飞行员。73年前,他在抗日的疆场上血染长空,壮烈殉国。尽管我从未亲眼见过他,从未受到过他的爱抚,但我十分怀念他,崇敬他。在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的日子里,我又想起了他,也想起了与他一样,在那场战争中,为争取民族的独立与自由而英勇牺牲的43位辽宁籍抗日航空英烈。他们作战之勇敢,战功之卓著,牺牲之壮烈,在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上树起了不朽的丰碑。  相似文献   
8.
何兰生 《黄埔》2007,(3):25-26
路景荣(1902-1937)原名精荣。字静吾,江苏武进人。少将师参谋长。1917年其父母至湖南长沙经商,他随至长沙上中学。经商不利的父亲病故后,中学未能毕业的路景荣只身至广州谋生。受革命思潮的影响,满腔热血,壮志满怀,于1925年冬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步科,1926年10月毕业。因成绩优异,曾留校工作。1929年回到常州与张瑞华结婚,时任陆军第五八三团副团长。  相似文献   
9.
滕县保卫战,系台儿庄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38年3月14日清晨始,至18日午时滕县沦陷而告终。此次保卫战共击毙日寇两千余人,我守军为之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第二十二集团军四十一军守城  相似文献   
10.
苏峰 《北京观察》2015,(9):20-23
<正>张自忠是家喻户晓的抗日民族英雄,也是二战期间同盟国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他牺牲在湖北襄樊十里长山,埋葬在重庆北碚梅花山。即使70多年过去了,回顾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前后的诸多历史细节,他率部多次痛击日寇的骄人战绩、“武官不惜死”的军人武德、尽忠爱国的牺牲精神,至今仍令人感动。位于北京西城区府右街,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自忠小学则培养和激励着千千万万的青少年,成为张自忠将军爱国牺牲精神的另一种传承和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