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88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23篇
工人农民   689篇
世界政治   75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篇
法律   6248篇
中国共产党   964篇
中国政治   3206篇
政治理论   551篇
综合类   1801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334篇
  2014年   922篇
  2013年   1081篇
  2012年   1130篇
  2011年   1233篇
  2010年   1002篇
  2009年   1024篇
  2008年   1070篇
  2007年   833篇
  2006年   705篇
  2005年   746篇
  2004年   993篇
  2003年   745篇
  2002年   565篇
  2001年   300篇
  2000年   317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筹办工作涉及诸多领域的权益主体,厘清他们的关系、保障好各方利益至关重要。北京冬奥组委法律事务部成立4年多以来,正致力于用最专业的力量为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保驾护航。从筹办备赛,宣传推广到商务谈判,再到创意成果保护……冬奥会的每个环节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相似文献   
2.
3.
跨境旅游是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重点合作领域之一,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经济增长点。跨境游客作为核心要素,其权益保障是跨境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基于信息不对称、语言障碍、停留时间有限等因素,跨境游客权益保护存在诸多行政与司法困境。"一带一路"国家间应开展跨境游客保护国际协同与合作。从建立跨境旅游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多语种跨境旅游联合投诉、构建跨境旅游纠纷联合调解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跨境旅游纠纷在线解决、开展紧急情况联合救援合作保障跨境游客人身安全等具体路径,全方位构建一套完整的跨境游客权益保护合作机制,作为"一带一路"跨境旅游业发展的有力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4.
5.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高额的利益追逐下,部分经营者违背当初经营目的,导致消费者权益受到严重的侵害。在对消费者保护的层面而言,传统的私益救济已不能满足市场法治的发展需要。相比之下,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自法律授权以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引入,反而能够修正经营者与消费者在市场地位上的失衡,更有效的约束经营者的行为,更广泛的实现对消费者的集体救济。  相似文献   
6.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有关会议上强调:"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相结合,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努力挖掘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活力和机遇,努力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白河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聚焦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对县人民政府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开展执法检查。  相似文献   
7.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的结果及磋商协议的性质是磋商与司法衔接走向的决定性因素。根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应解读为民事性质。由此产生对磋商协议的司法确认和后续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问题,此为磋商与司法衔接的第一重关系。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也有相较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优先性,此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与司法衔接的第二重关系。在这两重关系的框架内,具体衔接过程中如何操作则属需研究的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8.
9.
佘朝阳 《人民司法》2020,(10):53-57
专利民事侵权诉讼中,应根据权利要求的解释规则,合理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解释权利要求时,不能脱离权利要求书等内部证据,且应站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角度进行。进行专利侵权认定时,应根据专利侵权民事诉讼举证责任规则,将技术方案的比对结果作为裁判依据,在特定情况下,可根据部分技术特征的比对结果进行;在已有初步证据证明被诉侵权技术方案的某个或某些技术特征与专利技术方案对应的技术特征不相同也不等同时,不宜因对证据真实性的怀疑采用推定的方式直接认定侵权。  相似文献   
10.
2019年9月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厅举行成立后的首例民事诉讼监督案件公开听证会,引发了外界的极大关注。在固有印象中,民事检察职能一直以相对弱化的形象示人,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亦与行政检察职能合并,即以往的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在新时期,随着最高检内设机构改革的顺利进行,最高检专门成立了第六检察厅,承接民事检察职能,这不但标志着这项职能在检察工作中地位的提高,也进一步丰富了其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