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0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土流失治理是一项跨学科的综合社会工程,完成这一工程需要搜集不同学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信息资料.借助生态民族学的理论架构可以有效地整合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科学的水土资源信息,使之成为水土流失治理的信息支撑库藏.本文通过跨文化、跨学科的信息搜集、诠释及应用实例,揭示了生态民族学在信息整合中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2.
武志 《天津人大》2013,(12):42-42
2013年12月17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修订通过《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实施办法的修订对我市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城市,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继往开来再创新世纪姚安水保辉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映成 《创造》2002,(4):52-53
地处长江上游的姚安县,属全国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县份之一。1987年遥感测绘及实地调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1108.6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65.1%,年平均流失量为331万吨,相当于每年流失姚安县总幅员面积表土5毫米。1989年被首批列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县。姚安县被国务院列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县以来,按照水利部及长江委制定的水保方针,以治理水土流失为目的,发展经济为中心,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林、田、路、沟、管、渠、池综合治理,在上级有关部门及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姚安县的水保工作成效卓…  相似文献   
4.
水土流失是头号生态环境问题。2006年环保赣江行“保护母亲河——赣江”活动以“水土保持”为专题,这是继2004年“水污染防治”,2005年“保护森林资源”后,“保护母亲河——赣江”的第三个专题活动。此稿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彭崑生在2006年环保赣江行活动法律法规讲座结束时的讲话。征得领导同意,本刊稍作整理,予以登载。  相似文献   
5.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是落实中央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水土保持功能的补偿。即由于开发建设活动对地表的扰动、破坏而引起的水土流失,对地表土壤所进行的恢复、补充其水土保持功能的各种活动;二是对在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活动中生态服务主体和利益受损主体的补偿。  相似文献   
6.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因资源开发、工程建设等的影响,近年来,江西各地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以致土地肥力下降,水体水质恶化,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省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万多平方公里,并仍呈进一步增加的趋势。日前,记者在随省人大环保赣江行检查采访组的采访中发现,一些地方在重视经济建设的同时,却轻视对水土资源的保护,弃土随意倒,泥水到处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相似文献   
7.
当前,北京市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自然资源严重匮乏,人均水资源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8,人均土地资源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5,能源供应也比较紧张。实现北京市确定的"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功能定位,必须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就密云水库的生态  相似文献   
8.
《福建理论学习》2014,(11):F0004-F0004
正近年来,该院以争创省级文明单位为引领,不断拓展生态审判职能,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审判工作,激发绿色司法正能量,为加快漳州地区"田园都市、生态之城"战略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三年来,全市法院审结涉生态资源案件1210件;审理公益诉讼案件7件,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00多万元。2012年-2013年初生态资源审判庭受最高人民法院邀请参与关于审理环境污染司法解释的修订工作;2013年生态资源审判庭荣立集体三等功,2人荣立个人三等功。  相似文献   
9.
陕南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南水资源相对丰富,但耕地紧缺,局部水土流失严重,这一直是制约该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随着陕西经济强省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合理利用好陕南现有的水土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摆在陕西人民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傣乡土林     
新平县漠沙镇是傣族傣雅人的主要聚居地,这里群山叠翠,气候宜人。距漠沙镇5公里处,哀牢山东麓、红河西岸,耸立着座座土林。这些被雨水冲刷后形成的泥土“雕塑”,千姿百态,或为人、为兽、为楼、为瀑、为树、为花,而且往往组合成令人遐想的事象,你可以随形而命名,附会出许多想象的情节,虚构出许多美丽的故事。有的似建筑群,如布达拉宫,如罗马古城堡;有各种人物的造型,如古代的勇士拔剑欲行,如穿着宽大撑裙的公主将赴舞会,有的似恩爱的夫妇或翘首期待亲人归来的少妇,还有的似赶街的人群。由于土林的沙砾中还有各种矿物质,使得土林呈现出粉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