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3篇
  201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一般资料:治疗组38例,心肌梗塞12例,心绞痛26例;男28例,女10例,平均年龄62岁。另设对照组30例,心肌梗塞10例,心绞痛20例;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64岁。 二、治疗方法:治疗组用丹参注射液10ml加入250~500ml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5天为一疗程。对照组用维生素C2.0g、肌苷0.4g、辅酶A100单位加入250~500ml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其中14例加用阿斯匹林0.3g,每日1次;16例加服潘生丁20mg,每日3次,15  相似文献   
2.
3.
4.
突发性耳聋系指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一种感觉神经性聋,它与中医文献所描述的“卒聋”相似。我们受祖国医学“怪病必有瘀”理论的启发,采用活血化瘀为主的“突聋康”方治疗该病,疗效比较满意,特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 7例患者中,男5例,女2例;年龄19~53岁,平均45岁;其中双侧聋5例,单侧聋2例,共7例12耳。病程最长3年,最短10  相似文献   
5.
程道南主任中医师,擅长于中医内科、妇科,尤其治疗胃痛颇有经验,临床上运用活血化瘀、升清降浊、调和肝胃等法,效果卓著。兹就随师临证之心得体会简介如下。 一、活血化淤 胃痛之证,虽然初起因于气者颇多,然太阴常多血少气,阳明常多血多气。胃痛日久,气病犯血,即俗称“久痛入络”而致气滞血瘀。临床主证为,胃痛呈针刺状,痛位较固定,拒按,少食,食后痛甚,病情  相似文献   
6.
1990年5月,安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成立暨学术交流会在合肥举行,会议共收到论文40余篇,内容涉及活血化瘀的理论探讨,实验研究及临床运用等。现摘要简述如下。 一、理论探讨 彭绍荣将仲景之活血化瘀方法及代表方归纳为七个方面:(1)清热化瘀法(瘀热互结),可用桃核承气汤;(2)散寒化瘀法(寒凝血滞),包括①温阳活血法,温经  相似文献   
7.
汪墨斋老中医是岳西县青天乡人,四代业医。汪老幼承庭训,二十岁即悬壶于乡,临证近七十年,享有盛名,擅长妇科,特别是治疗不孕症有独特的见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接受整理其医案任务时,汪老已九十高龄,患病卧床不起,于1979年6月病故。其经治的不孕症验案有百余例,现仅举  相似文献   
8.
9.
10.
上海中医学院著名老中医沈仲理副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及教学工作五十余载,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临床经验,尤其在妇科方面有较深的造诣,蜚声医林。本人有幸从师临证学习,获益非浅,现将沈老治疗子宫肌瘤常用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