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在社会史纵向发展的视域下,社会事实除了具有涂尔干所说的"外在性"、"强制性"、"普遍性"三个性质之外,还具有"情境性"、"可创造性"、"内在性和可选择性"、"历史流变性和继承性"等特性.社会事实不仅具有涂尔干主张的属社会、客观性的特性,还具有很强的属人、主观性的特性.涂尔干总结的社会事实性质是从一个社会历史横断面去考察得来的.我们在学习涂尔干的同时,不能忽视从社会历史纵向发展这一角度去考察社会事实,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更全面地总结社会事实及其特性.  相似文献   
3.
从主观性上来说,死亡可分为意愿性死亡和非意愿性死亡,其中自杀就是一种意愿性死亡行为。本文指出自杀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影响到社会的良性运行。本文主要根据涂尔干的《自杀论》来剖析世界特别是中国的自杀现象,首先讲述了自杀的现状,然后结合涂尔干的理论来分析自杀的原因,最后进行了一些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4.
最近刑罚社会学出现一种研究动向,即采用了“社会控制”分析框架,这一框架部分源自福柯的著作。这一观点的局限性是通过对涂尔干的刑罚概念进行讨论和批评来阐述的。与此不同,大卫·加兰德认为,一个更多维的探究框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刑罚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复杂性,其中包括刑罚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刑罚的政治和社会功能、深层的文化共鸣以及精神和情感支撑。  相似文献   
5.
涂尔干论职业伦理和公民道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代英国最著名的社会理论家安东尼·吉登斯曾指出 :诞生于19世纪西方社会的社会学 ,其主旨是对于“现代性的研究” ,也就是要识别、理解所谓的现代性问题及其后果。而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力量交互作用而催生的现代性问题相应地也表现在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侧面。由此 ,回顾19世纪的经典社会学理论家们的实质性思想 ,则可以发现他们也正是从不同的侧面切入现代性问题而展开各自的理论 ,并进而为现当代社会理论开启各种言路的。作为最重要的经典社会学家之一 ,涂尔干的理论主题同样也是对现代性问题的一种知识反应。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法梳理了经典时代三位社会学家的宗教社会学思想.通过对宗教的本质、宗教社会学的研究旨趣、宗教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的分析可见,涂尔干、西美尔和韦伯关注的核心议题虽然一致,但研究视角和方法论迥然相异,他们共同推动了宗教学研究的第一次范式转型.  相似文献   
7.
张源  王烨 《实事求是》2013,(1):58-61
为探究现代社会秩序何以可能,涂尔干首先将视角从作为整体的社会转移到单个个体,以社会学、人类学的方法探究社会力量对个体的塑造,进而将个人——社会关系这一问题转化为单个个体的"个人性"与"非个人性"两种特性之间关系的问题,最终认为现代社会秩序的困境正是源于"人性的两重性"的内在张力。同时,宗教与科学分别是社会力量塑造个体的两个维度,二者都源于并成为了社会的集体意识,也同样具有超越性。它们来自社会,又把社会转移到个体身上,使个体与超越个体的某种事物发生关系,如此造就了个体的非个人性,进而导致了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的对立。涂尔干的人性两重性的意义不在于划分个人与社会的边界,而在于承认二者之间是互为前提的,尤其在现代社会,人性两重性统一在一个具有反思意识的个体之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现代社会秩序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作为重构人类生活的希望和社会团结的重要机制,法人团体及其构建是应该得到强调的。发展法人团体是复杂社会分工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社会团结的有效途径。结合涂尔干的理论视角,追溯法人团体的发展源流可以看出,它同时具有组织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重要功能。分析这些功能和法人团体的基本特征,对消除社会失范状态、重建社会秩序、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当代中国的个体发展和社会整合具有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9.
《局外人》是辛顿创作的第一部小说,描写两个对立的少年帮派——“野小子”和瑟克之间的斗争和帮派成员的心理成长历程。《局外人》直观形象地展现了社会不平等、阶级分化、贫富不均、父母的打骂或溺爱、帮派文化的影响等社会事实,这些社会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正是促成不论是“野小子”还是瑟克成为社会的局外人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0.
涂尔干致力于社会团结研究,针对19世纪西方社会转型期所产生的威胁社会团结的失范问题,他努力探寻了社会失范产生的原因,在肯定法律约束力量的同时,提出了要加强道德建设特别是职业群体和职业伦理建设来化解社会失范,重建社会新秩序。而转型期我国普遍存在着如涂尔干所描述的失范问题,因此,系统总结涂尔干的重建新秩序思想,是解决当前中国失范问题和恢复社会秩序的最佳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