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2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15篇
法律   586篇
中国共产党   157篇
中国政治   181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12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简要案情 2005年4月19日凌晨1时许,犯罪嫌疑人胡某在某县城搭乘陈某驾驶的出租车要求去该县的白果镇,前行约200米,陈某打电话请示老板后告知胡某不愿去白果,胡某夺过陈某手机(价值2000元)假装打电话,并念道“我的刀呢?”然后胡某令驾驶员停车,随手拿走驾驶室的50元钱下车买烟,后对驾驶员说:“要么送我到白果,要么挨我两刀。”陈某害怕,乘机驾驶出租车离开现场。  相似文献   
2.
律师遇到兵     
陪同所里一位资深律师前往外地办理一个合同诈骗案件,为这个案件我们已经出差若干次,虽然住的是档次比较高的酒店,费用也是由当事人家属报销,但是路途的劳顿还是令我们苦不堪言。没办法,这个案件涉案金额较大,500多万,虽然前期预交的费用很少,但是当事人也开出了一个天价作为事情办成以后的酬金。遗憾的是,这笔酬金与我无关,我只是作为这个律师的助理,混吃混喝,捎带着看看人家是怎样办案的。  相似文献   
3.
以盗窃罪司法适用中的几个疑难问题为研究对象 ,对作为盗窃对象的无形物的范围及其认定、盗窃数额中的几种特殊情形以及盗窃过程中损毁公私财物行为的定性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金秋九月,正是不少学子怀揣梦想奔赴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的时候。而武汉市警方刚刚侦破的特大招生诈骗案显示,今年8月以来,有中介机构和个人冒充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影视工程学院和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以3万元到6万元不等的价格,先后售出假录取通知书2000多份,目前已查实的受骗学生共有1750多人,涉及全国17个省市,涉案金额高达1亿元。  相似文献   
5.
2005年8月9日上午,河南省郑州市纪委向媒体披露:原郑州市检察院纪检组组长、郑州市中原区检察院检察长胡志忠贪污腐败案,经500多天调查,目前水落石出。经郑州市纪委查实,胡志忠在担任中原区检察长期间目无法纪、大肆贪污、受贿、行贿、挪用公款,仅个人收受违纪金额折合人民币1700万元。而胡志忠案件目前一共查处的违纪党员干部5人,共涉及违纪金额6000余万元,收缴赃款人民币1200余万元、美元14万元、港元47.7万余元、加拿大元12万余元,收缴4台轿车等赃物,挽回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2000万余元。  相似文献   
6.
张颢瀚 《唯实》2002,(11):69-73
一、第五产业的兴起与经济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1 .文化产业的兴起是产业下游化的必然趋势早在 1 7世纪 ,威廉·配第就发现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产业中心将逐渐由有形财物的生产转向无形服务的生产 ;1 940年 ,克拉克也发现了类似的规律 ,即随着经济的发展 ,就业结构的中心将按照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规律发生变化 ,此即著名的“配第—克拉克”经济法则。然而 ,第三产业并不是“配第—克拉克”法则作用的终点 ,经济发展中的产业下游化趋势一刻也没有停止。在“配第—克拉克”法则的作用下 ,第三产业内部的就…  相似文献   
7.
《半月谈》2005,(4):78-78
近几年.我发现我们村委会第二小组组长刘某在国家征购土地时.将土地征购款占为己有.本想举报他.但又听人说村干部不是国家工作人员.告不了他贪污罪。请问村委会干部侵吞公共财物能否构成贪污罪?  相似文献   
8.
剽客     
剽客就是“文抄公”!剽窃他人的智力成果,特别是文字产品。在我看来,剽客该死,最好弄一两个来杀头,以此震慑天下诸“剽”,因为我深受其害。但这不可能,法律规定,窃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的可以判死刑,并没有说剽窃他人文章数字较多的可以判死刑,所以剽客才越来越多。大凡爱写点东西在报刊上发表的人,都遇到过剽客。处理被“剽”的事,大概有两种方法:第一就是不理他,就当不知道,犯不上和这种没素质的东西计较;如果你还有点时间,也愿意玩一把“抓剽”游戏,反正又不交注册报名费,闲着也是闲着,就可以采用第二种方法,找到对方地址,落实对方身份,联…  相似文献   
9.
近日,笔者所在检察院受理一案,两名不满14周岁的人盗窃邻居家财物案值达1万元,其父母得知后,对两名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窝藏和包庇,拒不向公安机关提供真实情况。历经半年,公安机关才查获两名不满14周岁的人,终将案件事实查清。两名不满14周岁人的父母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罪,引起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经营电机的个体户兰某某日购进了一车电机,由于其贷仓已满,便将5台电机暂存在隔壁店同样经营电机的吴某货仓中,并委托吴某保管。吴某因嫉妒兰某生意比自己做得好,遂于当晚将自己货仓的钥匙交给自已的两外甥,授意他们将兰某价值3万元的5台电机偷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