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1篇
中国共产党   31篇
中国政治   37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大十八变     
白驹过隙,光阴苒苒。在自己的潜意识里,总觉得女儿还是个用胖乎乎的小手紧紧抓住我衣角和手的步履蹒跚的小孩儿,所以生活中也常常有意识地用自己的想法和要求来关照她的一切生活起居,这样还觉得自己是出于一种母爱和责任呢.  相似文献   
2.
张涵 《研究与交流》2007,(2):21-23,29
本文通过对一个女研究生案例的分析与评论,探讨了如何用认知领悟的方式来调整来访者的认知模式,从而达到心理和行为的双重变化,使心理咨询的目标得以实现;同时,对本案例中所反映出的当代婚恋价值观的某些误区和迷失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夏杨  朱麟 《求实》2012,(Z1):281-282
一、引言"最强大的寄生虫是什么?是细菌?是病毒?还是肠道蠕虫?不,是一个想法,顽强无比,感染性极强,你头脑中一旦形成一个想法,那就几乎无法抹去,只要这个想法完整而被理解,就会深深根植在大脑的某个地方。"《盗梦空间》的主人公Cobb一开场就这样说。由此,引发了我们对梦的本质的深深的思考:什么是梦?什么是盗梦?而这个植根在大  相似文献   
4.
1919年陈独秀被捕,陈的潜意识里有“坐牢情结”,因为在他看来,仗剑拯民于水火,就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有一件事让陈独秀颇感意外。当时自陈入狱后,各阶层各行各业营救陈独秀成为全国性的浪潮。有两个人也站出来,让陈独秀没有想到。这两个人是反对白话文的桐城派古文家马通伯、姚叔节,两人均思想守旧,当初恨不得刨陈的祖坟,而此刻却为他说话。认为陈“所著言论或不无迂直之处。然其学问人品亦尚为士林所推许”。  相似文献   
5.
与纯真无关     
·说谦虚·一般地说,多数人都认同谦虚是一种美德的说法。潜意识里,却往往把它变成对别人的要求。人总是期望着别人谦虚一点,让自己舒服一点。这样,谦虚被归到了礼仪的范畴,指接人待物方面的客套,离开了它的本义。  相似文献   
6.
王姝 《学理论》2009,(30):221-222
弗洛伊德的“作家无意识创作”是二十世纪文艺批评理论一个重要的观点,它通过分析作家的创作心理,揭示出作家创作的源动力。金庸在其武侠小说中塑造了众多温柔可爱、对爱情执著追求的女子形象和缠绵哀婉的爱情。联系金庸的情爱之路,可以看到其作品正是弗洛伊德关于“作家潜意识”创作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隋万斌 《新长征》2011,(3):64-64
查遍涉及领导干部能力考核的法规、条例,没有找到吃喝玩乐可以视为领导干部的能力。可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的潜意识中却若明若暗地将这四个字视为了领导干部能力,甚至私下里还颇有些道理:上面来了人不吃好不行,域外引资人来了不喝透不妥.关系单位来了不玩乐不好……于是乎,心照不宣的结论出来了:能吃、能喝、能玩、会乐也成了领导干部的功夫。  相似文献   
8.
语言学中的意识形态问题,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从索绪尔结构主义的社会生活整体观到巴赫金超语言学的意识形态充盈物,再到葛兰西的文化霸权和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都揭示了意识形态正实现一种由显性走向隐性,由政治走向生活,由强制性权利模式走向生产性权利模式的转化,它提示我们应该用一种全息视角和发展观念来看待当前的意识形态问题。  相似文献   
9.
盲目工作取得不了好成绩,而且人也不该盲目性工作,应学会和善于思考。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如果你每天花费一个小时,完全思考某一问题,5年后你会成为那个领域的专家。  相似文献   
10.
习惯     
沈福新 《学习导报》2010,(20):41-42
习惯,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一个动作、一次现象、一种行为多次重复后,能进入人的潜意识,变为习惯性动作。人的知识的积累、才能的增长、上限的突破、原有纪录的打破,都是行为不断重复、成为习惯性动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