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8篇
综合类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有关湿热证与肾脏疾病的病证关系研究逐步深入,且已认识到湿热在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预后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在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中,湿热的消长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1].与此同时,湿热这一中医病理因素在慢性肾衰竭(CRF)病程进展中的作用也受到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者的重视.阳晓等[2]通过对681例CRF证候学调查研究发现,CRF中有湿热兼证者占62.7%(427/681),且在各期出现率均较高,代偿期为64.1%(173/270),失代偿期为65.0%(93/143),衰竭期为72.1%(62/86),虽然尿毒症期湿热证亦有较高出现率,但与前3期相比,显著降低(P<0.05或P<0.01).王亿平等[3]通过对372例CRF急剧加重诱因的分析,发现有331例以湿热证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温病湿热证湿重于热动物模型舌的病理改变。方法:复制温病湿热证湿重于热动物模型,观察大鼠舌的病理改变,并设湿热组、脾虚组、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湿重于热组、湿热组固有层乳头密度及核分裂相频数显著增多,与正常组及脾虚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湿重于热组和湿热组固有层均出现炎症、充血及水肿,前者水肿更甚,后者则充血明显。结论:舌的病理改变,可能是湿热证型中舌苔变化的病理基础,并可作为判定湿热轻重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复方泽漆颗粒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区的皮肤镜表现.方法 将45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分别口服复方泽漆颗粒和复方青黛胶囊8周.采用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采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健胃冲剂治疗湿热证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健胃冲剂及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共4周。结果:治疗组总疗效(包括证候积分、胃镜、病理改变及综合疗效)为97.0%,对照组总疗效为66.7%,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健胃冲剂治疗湿热证慢性胃炎具有很好的疗效,其作用机制与该药具有消炎、保护胃黏膜、促进胃肠蠕动、根除幽门螺杆菌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贞芪益肾颗粒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气阴两虚兼湿热证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方法 ,治疗组 2 8例患者服用贞芪益肾颗粒加空白模拟片 ,对照组 2 6例患者服用肾炎康复片加空白模拟颗粒。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值、尿蛋白及尿红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82 .1% ,尿蛋白总有效率为 85 .7% ;对照组均为 6 5 .4 %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尿红细胞总有效率为 6 8.8% ,对照组为 6 1.5 % ,两组疗效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值治疗后均明显下降 (P <0 .0 1) ,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 (P <0 .0 5 )。结论 :贞芪益肾颗粒能明显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气阴两虚兼湿热证的临床表现 ,降低尿中蛋白和红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蓉黄益肾解毒颗粒对非透析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肾虚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4例非透析CRF肾虚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及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蓉黄益肾解毒颗粒,每日3次,每次1袋,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胱抑素C(cystatin C, CysC)、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SCr、BUN、CysC、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BUN、CysC、Hcy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SCr、BUN、CysC、Hcy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蓉黄益肾解毒颗粒能明显改善非透析CRF肾虚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保护其肾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清热凉血法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P物质(substance P,S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的影响。方法 将43例血热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在外用尿素乳膏的基础上,观察组予以口服清热凉血方剂,对照组予以口服复方氨肽素片,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PASI)、四条目瘙痒问卷(four-item itch questionnaire, FIIQ)评分、血清SP和VEGF水平,并评估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ASI、FIIQ评分、SP水平、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清热凉血法能有效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缓解瘙痒,降低血清SP和VEGF水平,且...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慢性胃病胃寒热证时胃黏膜象的差异.方法:选择132例慢性胃炎患者,根据辨证分组,其中对照组48例,胃寒组43例,胃热组41例分别在胃镜下观察胃黏膜糜烂、色泽和出血点的多寡及轻重程度,并计分.结果:胃热组胃黏膜糜烂、色泽和出血点计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胃寒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热证、无明显寒热证、胃寒证胃病患者胃黏膜炎症程度依次减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热瘀散治疗胃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的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licylazosulfapyridine,SASP)组、热瘀散低剂量组、热瘀散高剂量组.采用复合因素(高脂、高糖饮食加湿热环境)复制胃肠湿热证模型,再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TNBS)与500 ml/L乙醇复合溶液复制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模型复制后各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治疗,连续15 d,第16天处死动物,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血清白介素(interleukin, IL)-8和IL-10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大体评分、病理组织学变化表明模型复制成功,热瘀散明显改善结肠组织的病理损伤,热瘀散高、低剂量及SASP均可降低血清IL-8水平,提高血清IL-10水平.结论:热瘀散通过抑制促炎细胞因子,促进抗炎细胞因子生成,发挥对UC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