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论司法独立在我国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独立在当代已成为绝大多数国家宪法和法律的原则.司法独立包含三层含义:司法权独立、法院独立、法官独立.其中,法官独立是其核心.我国目前司法环境现状不尽如人意.要实现司法独立,必须从物质条件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构高校图书馆的人文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玮 《新东方》2004,(11):62-64
应该说,我国的高校图书馆是有着良好的人文传统的。尽管以前图书馆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远不如今天,但其人文环境在广大学人的心目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早年在清华求学,数十年后对学校图书馆仍记忆犹新,他在  相似文献   
3.
当前正在全党深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矛头直指"四风",其中"一风"就是享乐主义。享乐主义是把满足个人的生理本能需要看成最高追求,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须尽欢"。时下,确有一些党员干部滋生了"及时行乐"的念头,认为现在物质条件大为改善了,艰苦奋斗已过时了,于是乎开始贪图享乐、追求奢华,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严重腐化了党的肌体、损害了党的形象。  相似文献   
4.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食品工业已发展成为一个大产业,但接连不断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暴露出现阶段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通过新闻媒体的深入追踪报道,我们知道了阜阳劣质奶粉、重庆火锅石蜡底料、太仓劣质肉松、山东"掺肥"龙口粉丝、三鹿奶粉等  相似文献   
5.
孙加祺 《党课》2013,(4):92-93
人的一生中大都有起伏顺逆的时候,反映在物质生活条件上,有舒适与艰困之别,体现在精神生活上,有愉悦与压抑之分。一般说来,两者之间往往成正比关系.物质条件优裕一些的时候,  相似文献   
6.
姜汝祥 《法人》2009,(5):30-31
丰田的经验表明:环境物质条件所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人来解决;单个人不能够解决的问题,通过团队来解决  相似文献   
7.
孟红 《党史天地》2007,(9):11-15
衣食住行,向来是各色人等生存与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质条件。就像人活于世总有各自的人生观、世界观、爱情观等等一样,那么,周恩来这位当了近半个世纪中国总理的人,他又是有着怎样的住所建筑观呢?就让我们从发生在他身上的相关具体事例上来解读他的住所建筑观吧。  相似文献   
8.
汪自成  周艳 《唯实》2007,(11):83-86
交通部门一度时期曾是腐败的高发区,这不仅是因为旧的体制与新的市场环境的矛盾冲突,而且还由于交通部门本身的行业特点。因此,交通部门的反腐败,一方面要坚持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制;另一方面,要针对交通部门的特点,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培育良好的文化环境。为此,本刊诚邀了部分专家学者就交通廉政文化建设谈了他们的看法,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玉涵 《新湘评论》2002,(9):36-36
一、大众传媒尤其是互联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物质手段。极大地改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条件。达到省时、省力、低投入高产出的效果。第一、信息传递的快捷性。大众传媒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广泛运用,大大提高了其时效性,尤其是互联网络的发展,使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具有了平等的参与权,不管你身处何方,身份如何,只要你能操作电脑上网,  相似文献   
10.
交通网是形成城市体系网络结构的重要物质条件和必要前提,在现代化和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航空更是快速长距离运输的重要途径。因为航空运输能够直接反映城市间的交易流和连通度,外国很早就有学者利用航空运输资料来研究城市体系的结构和变化,现已成为较高级城市体系研究中被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指标。Goetz研究了1950-1985年间美国航空客流与城市体系变动的关系。日本亚太中心对日本、韩国和马来西亚城市体系的比较研究也将航空运输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国内这方面研究较为薄弱,顾朝林利用航空资料对我国首位城市网络作过简单分析,周一星对中国航空运输与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作了较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