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88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37篇
各国政治   114篇
工人农民   286篇
世界政治   36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2篇
法律   2357篇
中国共产党   5296篇
中国政治   6994篇
政治理论   1580篇
综合类   2437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75篇
  2020年   358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276篇
  2015年   553篇
  2014年   1633篇
  2013年   1383篇
  2012年   1508篇
  2011年   1691篇
  2010年   1620篇
  2009年   1477篇
  2008年   1711篇
  2007年   1172篇
  2006年   1024篇
  2005年   799篇
  2004年   816篇
  2003年   857篇
  2002年   617篇
  2001年   435篇
  2000年   492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切实尊重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价值理念的生动体现,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深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出深厚的人民情怀。习近平"切实尊重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理念以其显著的人民性、时代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为党和国家如何在政治上对待人民生命及其相关事务提供了思想指导和实践遵循,具有深刻的生命政治哲学意蕴。"切实尊重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理念是习近平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系统阐述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关系、国家治理与人民群众生命权利的关系、社会公正与人民群众生命解放的关系等一系列关系的重大时代命题。因此,这一理念所具有的生命政治哲学意蕴和深厚人民情怀就集中体现为在确保生命安全上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在维护生命权利上坚持国家发展目标和社会价值目标相统一、在实现生命解放上坚持国家的制度完善和人民群众利益全面实现相统一。  相似文献   
2.
制度广义上包括个体的思想意识和政府的政策规定。缓解收入不平等,既应注重微观个体的意识重构,又应侧重政府层面的政策设计,因此,从主体行为的角度分析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种涉及制度基础的、追根溯源式的创新性尝试。文章的观点是:第一,缓解收入不平等应遵循一种“合理有效的平等机制”,即经济个体都可以而且应该充分利用其所拥有的和可获得的资源禀赋,去实现自由发展;第二,在不同收入阶层中,低收入者既应合理地看待不平等现象,又应通过积极努力以实现向上流动;高收入者则应有效地降低社会阶层间的心理割裂,同时又应主动地补偿低收入者的资源耗损;第三,政府应设计并遵循“合理有效的平等机制”,应搭建经济个体充分发挥资源禀赋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3.
赵琬微 《半月谈》2021,(2):63-64
在天安门东南约20公里处,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原是北京市大兴区一所再普通不过的学校,近年来却成为异军突起的黑马。2020年,该校有80余名学生参加高考,本科率达98.7%,而当时这批学生的中考成绩在区里均排1300名以后。该校校长王教凯说,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是让先进的教育观念可操作化,让每个孩子在丰富课程中个性化成长,保持生命状态的生机与舒展。  相似文献   
4.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理念科学地阐释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有机联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遽然暴发和肆虐蔓延再一次警醒我们要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并给予高度重视。正确把握“生命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内涵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可从主体的一体性与多样性的角度出发理解尊重自然的内涵,在顺从规律和违背规律的利害比较中把握顺从自然的内涵,在保护与开发的实践中显化保护自然的内涵,这要求我们在保护自然的实践中兼顾生产与需要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5.
6.
殡葬工作是民政工作的重要一环。党中央明确提出加强新时代我国殡葬文化建设,推动实现“逝有所安”这一新时代美好生活应有之义。新时代我国殡葬文化建设蕴涵着辩证审视生死、感悟生命意义的生命伦理向度、保护自然环境、推行生态安葬的环境伦理向度、倡导文明祭扫、建设乡风文明的文化伦理向度。基于伦理向度对此予以综合考量,一方面有助于明确实践路径,为加强殡葬文化建设提供伦理向度的价值指引、实施手段与价值准绳,另一方面能够加深思想认识,使我们面向实际场景不断丰富殡葬伦理思想,着力构建新时代殡葬伦理文化建设新图景。殡葬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缩影,以建设发展此项工作为契机,也能有效促进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更好地推动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相似文献   
7.
2021年1月25日至30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呼和浩特隆重召开。来自全区各地、各条战线的代表委员,带着全区2500多万各族人民的重托出席盛会,共绘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会议审查批准了《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政府工作报告等各项报告,为我们明确了开局“十四五”、奋战“十四五”的任务书和施工图。会议审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充分反映了全区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声,为进一步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重要的法治保障。本期《特别策划》聚焦自治区两会,为您解读两会精神。  相似文献   
8.
房灵敏 《党建》2020,(4):16-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专责机关,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这份千钧之诺的重大政治意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忠实履行好党章和宪法赋予的神圣职责,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相似文献   
9.
徐勇 《中国保安》2020,(1):148-149
铜陵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武装押运大队驻工商银行中队2004年4月建队,共有保安员45人,其中党员8人,服务工行24个营业网点。队员们军事素质过硬,团队意识较强,政治立场坚定,用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各界赞誉。  相似文献   
10.
在防御应对2021年第6号台风"烟花"的过程中,浙江省凝聚合力、科学研判、靠前指挥,使各项防御措施落实到位,在此基础上,依托数字化平台精准、迅速发力,众志成城.全省上下逆风而行,扎扎实实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生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