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9篇
法律   38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确定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GP5蛋白A、B抗原表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对免疫的影响,应用PCR方法扩增出A、B抗原表位基因并分别克隆于原核和真核表达载体中。原核重组质粒表达的重组蛋白经Western-blotting检测证明,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将重组蛋白和真核表达质粒免疫小鼠,前者可诱导产生针对PRRSV的特异性ELISA抗体,但是此抗体没有中和活性;后者不能诱导免疫小鼠产生PRRSV特异性抗体。结果表明,中和抗体的产生不但与A、B表位的空间构象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蛋白质分子质量过小也不能诱导机体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2.
建立检测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抗原的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其抗体感作时间Ⅰ抗以50~60min,Ⅱ抗以30~40min最佳。该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检测出人工感染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Aust-T,HN9301,TJ9301,BJ9301毒株后的抗原;对自然发病病例检测结果,阳性符合率高于Dot-ELISA和气管环中和试验法  相似文献   
3.
用SP2/0骨髓瘤细胞与以羊源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可溶性抗原(SPA)免疫的Balb/c鼠脾细胞融合,经克隆和筛选后获得8株分泌抗SPA的杂交瘤细胞株,即3A_4、1IC_2B_3、2C_2、2E_3、3E_6、3F_(10)和3C_2。亚类鉴定为IgG_1(3A_4、3E_6、1C_2、3F_(10)和3C_2)、IgG_2b(2C_2)、IgG_3(2E_3)、IgG总(2B_3)。免疫双扩散法显示2C_2腹水及2B_3、2C_2、2E_3培养上清粗提物与SPA有反应,与细粒棘球蚴囊液(SHF)抗原及细颈囊尾蚴抗原(CtAg)无反应,以WesternBlot证实3A_4、2C_2、3C_2在SPA50KDa处有强反应带,但对SHP和CtAg亦有微弱反应。依赖于补体的杀伤试验及ADCC实验,提示这些单抗在寻求保护性抗原方面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把编码中国大陆株日本血吸虫23kD抗原大亲水区多肽的DNA片段亚克隆到pGEX载体上进行表达,并用重组抗原和载体pGEX表达蛋白分别免疫了二批BALB/c小鼠,结果与未免疫小鼠和载体pGEX表达蛋白免疫小鼠相比,重组抗原免疫小鼠分别获得了57.80%~70.30%和52.63%~62.96%的减虫率,证明重组的日本血吸虫23kD抗原大亲水区多肽可诱导宿主抗血吸虫攻击感染的部分保护力。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应用体外培养方法制备细粒棘球绦虫六钩幼排泄分泌(ES)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首次对六钧蚴ES抗原的反应原性进行了初步分析。以5μg/ml包被反应板分别与已知阳性、阴性血清;人工感染血清,免疫血清,疫区屠宰绵羊血清;肝片吸虫、细颈囊尾蚴以及边虫感染的绵羊血清反应,结果表明六钩蚴ES抗原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SephadexG-200层析对抗原有一定的纯化作用。纯化六钧蚴ES抗原可望用于绵羊棘球蚴病的免疫诊断。  相似文献   
6.
采用蔗糖不同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牛隐孢子虫卵囊,超声波加冻融裂解,制备可溶性和颗粒抗原,与参考阳性血清和免疫家兔血清呈阳性反应;与参考阴性血清和从非疫区采集的30份犊牛血清呈阴性反应;对牛焦虫病血清、球虫病血清、轮状病毒性肠炎血清均无交叉反应;对被检测的96份自然感染隐孢子虫犊牛血清阳性检出率为81.25%;对42份实验感染隐孢子虫雏鸡血清阳性检出率为78.57%。初步证明用免疫琼脂扩散试验诊断牛隐孢子虫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FSH对仔猪睾丸支持细胞增殖和GDNF表达的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原代培养的仔猪睾丸支持细胞(SC)为试验模型,研究了FSH对SC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达及其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外源性添加FSH可促进GDNF蛋白表达,而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GDNF蛋白水平随着FSH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当FSH浓度为50 ng/mL时,GDNF水平达到最高,然后逐渐降低;FSH(50 ng/mL)作用30 min,可显著促进GDNF蛋白的表达(P<0.05),当FSH作用1 h时,GDNF蛋白水平达到最高,随后逐渐降低。FSH可以时间-剂量依赖性促进SC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FSH(50 ng/mL)作用30 min时,PCNA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作用1 h达极显著水平(P<0.01),至2 h时,PCNA蛋白的表达水平达到最高,随后逐渐降低。提示,FSH可在体外条件下通过刺激SC表达GDNF进而促进其增殖。  相似文献   
8.
唐泽光 《证据科学》2005,12(4):252-254
原告董某因患“甲状腺乳头癌,右颈淋巴结转移”于1999年3月11日入被告A医院治疗,被告A医院于同年3月22日为其实施右颈清扫、甲状腺右残叶切除术。术后原告发生呕吐、复视等情况,4月6日出院。后原告于同年4月27日入北京天坛医院治疗,诊断为静脉窦血栓;同年6月,其复视症状严重;8月份双目失明。原告认为被告医疗不当,与原告失明存在因果关系,为此多次找被告协商。被告主治医生徐某分3次支付原告9000元。  相似文献   
9.
刘斌  德芙 《先锋队》2015,(1):43
最近,晋中市昔阳县三都乡井沟村村委会主任马怀兰被评为2014年全国"最美村官"。在当选井沟村村委会主任前,马怀兰和丈夫周银柱经营着一家装饰公司。2002年初,马怀兰被确诊患有乳腺癌;同年7月,周银柱也被确诊患有肾盂癌。手术后,二人决定回到周银柱的老家井沟村休养。家乡的落后面貌让马怀兰夫妻二人心里焦急。2004年,他们从修路开始,把自己的积蓄投入井沟村的建设中。2005年,马怀兰被村民全票选举为井沟村村委会主任。十年间,修马  相似文献   
10.
不同血清型口蹄疫病毒(FMDV)之间不能产生交叉免疫保护,但是血清学的交叉反应确实存在。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筛选型间交互反应性抗体的方法,以期为解析FMDV血清型间保守的抗原结构奠定基础。本方法主要依据单个B细胞抗体技术,首先采用两种不同的荧光染料FluoProbes 647H和Pacific Blue分别标记O型与A型FMDV 146S灭活抗原,然后利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从免疫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分选出结合两种抗原的特异性B细胞,通过单个B细胞抗体基因测定,获得Ig G抗体重链与轻链可变区编码序列,并将可变区基因插入含有牛IgG抗体恒定区的pcDNA3.4载体中,构建IgG抗体的重链与轻链表达质粒。将重链与轻链表达质粒共转染中国仓鼠卵巢悬浮细胞(CHO-S)进行完整抗体表达。结果显示,通过该方法获得了5株FMD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其中4株(H64、R82、I16、R29)经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都可特异性识别O和A型FMDV;ELISA结果显示,H64、R82、I16与O、A型抗原均具有较好的亲合力;Western-blot结果显示,I16可特异性结合O、A型FMDV结构蛋白VP2中的线性表位,说明在衣壳蛋白VP2上存在血清型间保守的抗原表位,通过本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对FMDV抗原结构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