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29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188篇
各国政治   244篇
工人农民   844篇
世界政治   87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5篇
法律   12042篇
中国共产党   18129篇
中国政治   24816篇
政治理论   5633篇
综合类   10481篇
  2024年   168篇
  2023年   913篇
  2022年   831篇
  2021年   927篇
  2020年   973篇
  2019年   605篇
  2018年   324篇
  2017年   646篇
  2016年   1073篇
  2015年   1822篇
  2014年   5621篇
  2013年   5911篇
  2012年   7528篇
  2011年   7346篇
  2010年   6371篇
  2009年   5397篇
  2008年   5216篇
  2007年   3878篇
  2006年   3952篇
  2005年   2648篇
  2004年   2678篇
  2003年   2777篇
  2002年   2228篇
  2001年   1769篇
  2000年   1409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监督在现代政党组织内部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推动政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从组织行为角度分析,党内监督实践演变是一个组织行为变迁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为适应不同时期历史环境的变迁,党内监督实践经历了探索起步、曲折发展、全面建设和战略提升四个阶段。通过建构组织行为分析框架,发现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实践呈现出调适性嬗变的逻辑理路。即为适应不同时期的组织环境,党内监督主体遵循着从自身建设向体系建构的发展规律,党内监督对象遵循着从正人向治权的更替规律,党内监督方式遵循着从运动治理向常态治理的转化规律,党内监督内容遵循着从表层逻辑向根源迭代规律。鉴往知来,立足新时代,应分别从限制与规范、惩处与预防、制度与技术三对概念思考未来党内监督实践目的、策略和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2.
罪犯释放和安置是一项严肃的执法工作。尽管目前法律有所规制,但存在不少问题。在释放方面,现行法律对释放的类型规定得不够全面,罪犯释放后凭释放证办理户籍登记已经不合时宜,路费发放缺少制度规范,特赦尚缺少具体的实施细则,释放衔接还缺少法律规制。在安置方面,政府帮助安置与时代要求不相吻合,过渡性安置实体数量明显不足,缺少民间性质的回归保护组织,前科报告制度影响刑满释放人员的安置就业。针对罪犯释放和安置存在的问题,亟待从立法层面予以规范,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3.
混合所有制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权力监督体系来维护投资方利益,促进资产保值增值,实现企业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而加强党的监督工作,促进党的监督与企业其他监督系统融合与协同发展是重要途径。文章结合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实际,分析了其托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的监督工作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的监督的具体措施:明确各监督体系的职能定位和业务界面;实施严格的经营管理分级授权控制体系;加强企业监督体系的融合与协同管理;完善监督职能履行考核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4.
刘爽 《党建》2021,(1):26-2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十四五”时期是实现新的更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做好这一时期工作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意义。纪检监察机关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紧扣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紧扣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相似文献   
5.
百年来,党中央根据管党治党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不断与时俱进推进纪检监察领导体制改革,为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从而为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提供了体制机制保证.纪检监察机关领导体制可以分为三种"理想类型"——属地领导、垂直领导与双重领导,其中双重领导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以属地为主的双重领导和以垂直为主的双重领导.各种领导体制面临的治理成本、负荷不一,并形塑出不同的监督执纪模式和效果,纪检监察机关的角色定位和功能作用也会随之不同.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建立并不断充实监督专责机关的力量、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科学认识并处理好党的纪律检查与国家监察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始终围绕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是百年来纪检监察机关领导体制改革所取得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刘书林 《政治学研究》2022,(2):138-149+172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新发展理念列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十个“明确”的重要内容。为了进一步深入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本文从新发展理念产生的宽广的理论视野与现实需要的角度,论述了这一理论成果继承和发展了党的百年理论创新成果,体现了新时代进一步发展的现实需要;深入论证了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要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展要落实到共同富裕,这些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理念的根本区别。同时,本文根据党十九届六中全会的决议精神,逐项深入挖掘了新发展理念五项原则的丰富内涵,辩驳和清理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思想观念,对各项原则作了历史的和理论的说明。  相似文献   
7.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是新时代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培养卓越、拔尖人才的重要路径与改革突破口,但在实践中二者相互割裂的"二张皮"现象较为严重。文科高校本科教育面临着"专创融合"的特殊难题,但相关实证研究成果颇为缺乏。在"专创融合"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应然命题的背景下,西南政法大学为化解本科教育的"专创融合"难题进行了探索,其所建构的"专创融合"框架、实践举措、激励机制与制度安排为文科高校尤其是政法高校本科教育的"专创融合"提供了值得参考的模式、路径、机制、方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8.
曹应旺 《当代贵州》2020,(14):78-78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小生产和传统文化观念中缺少对科技和创新重要性的认识,是中国共产党克服了我们在这方面的历史局限。中国共产党是要帮助中国人民发展生产力的党。只有变农业国为工业国、变手工生产为机器生产,中国人民的生产力才能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9.
董志霖 《湖湘论坛》2020,33(5):86-93
纵向府际关系作为研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权力、财政等关系的总称,一直深刻地影响着市场与社会的发展。从计划经济到改革开放,基于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需要,由中央政府自上而下地推行了政府内部结构的改革,中国纵向府际关系经历了从弱激励的多任务委托代理关系向强激励的多任务委托代理关系转变的过程,并由此延伸出央地的利益博弈关系。结合此次深化改革中关于纵向府际关系调整的内容,发现目前改革的重点仍是以放权为核心,忽视了监督以及激励机制的构建,而这两项机制将是今后中国纵向府际关系调整的重要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各有关单位:促进乡村产业振兴,需要集聚更多的资源要素。近年来,各地紧扣乡村产业振兴目标,大力推进农村创新创业,涌现出一大批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建设了一批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为乡村产业振兴注人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