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20篇
中国共产党   35篇
中国政治   62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2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在全国博士生入学考试中出类拔萃且“金榜题名”的硕士生,却因耐不住一时清贫走上了诈骗邪路。在短短10多天里,他在赣皖两省九市的14所高校,以“应聘”、“面试”为由骗取对方差旅费,且屡屡得手。今年2月份,他在江西上饶师院故技重演时,终于露出了原形。  相似文献   
2.
林墨 《公民导刊》2010,(6):14-15
重庆市人大代表曾照芳,素来以敢坚持原则说话、不怕得罪人而闻名。这位入选了英国剑桥大学《世界名人录》的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以执着较真的精神诠释了监督的真正涵义。  相似文献   
3.
《乡音》2013,(1):53-53
[人物名片]胡万宁,唐山市政协副主席,唐山市人民医院、肿瘤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抗癌协会头颈外科委员会委员,河北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河北省急救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头颈外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唐山市医学会大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唐山市医学会副理事长,肿瘤...  相似文献   
4.
王心禾 《政府法制》2013,(16):16-18
“原则上要求毕业当年本科生不超过24岁、硕士生不超过27岁、博士生不超过35岁,在校学习期间无在职工作经历”,北京针对高校毕业生的“落户新政”引发巨大争议。  相似文献   
5.
邹立刚     
《新东方》2013,(5):F0002-F0002
<正>邹立刚,海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国际法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海洋法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海南省南海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海南大学特区法制研究所所长;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理事,中国海洋法学会会员;1983年、1986年先后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和武汉大学,获法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1989-1991年斯德哥尔摩大学访问学者;曾任中南政法学院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法系主任,华侨大学法学院院长,福建省人民政府法律顾问。近5年,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海洋法课题3项,在《中国法学》等刊物发表海洋法论文20篇;海洋法系列论文和研究报告分别获得海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6.
《江淮》2012,(10):13
房玫,女,汉族,1950年2月出生,1986年6月入党,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安徽省第二届道德模范,2011年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创先争优先进事迹报告团、安徽省创先争优"江淮先锋行"先进事迹报告团,2010年当选安徽十大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7.
《公安教育》2012,(5):81-84
<正>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科研队伍和管理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90人,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109人;学历层次为博士生8人,硕士生81人,在读博士3人,在读硕士10人,有68人取得研究生课程班毕业  相似文献   
8.
营心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其作品曾先后赴港、台、美、日、法、俄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展览及艺术交流,出版《曹新元篆刻选》《曹新元篆刻集》《心源篆刻》《心源新象——曹心源山水作品集》《梅斋鸟虫百印》等专著,2009年篆刻作品获中国书协第三届“兰亭奖”。  相似文献   
9.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4,(2):F0002-F0002
祝江斌(1976-),男,陕西乾县人,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美国公共管理学会(ASPA)会员,武汉理工大学企业预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祝江斌副教授2008--2010年被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公派到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进行学术访问,并获2009年度杰出访问学者奖。  相似文献   
10.
导师培养是实现导师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导师队伍建设中促进导师完善发展的升华阶段。我国目前硕士生导师培养存在培养内容陈旧、范围狭窄,培养目标模糊,培养形式单一,培养体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制定整体培养方案,创造多种培养形式,营造优良培养环境,建立培养反馈系统等方式可优化硕士生导师培养,保证导师队伍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