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放 《各界》2012,(10)
田森教授历经七次修订,最后完成了题为《国魂——三个世纪的陈翰笙》的传记。田森与翰老有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深交,该书除了给予读者以人民革命家、人民外交家、社会活动家、社会科学家和人民教育家这样五重名家、大家的鲜明形象外,还写到了翰老的诸多细节。尤其是以下五个社会上鲜为人知的细节,是常人难以做到的。  相似文献   
2.
柯柏年是国内闻名的红色社会科学家,也是我国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著名翻译家和我党国际问题专家。中国共产党人早期阅读的马列著作,很多就是柯柏年翻译的。柯柏年还主持并完成了《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外文翻译工作。杨尚昆在回忆录中说,“柯柏年是大革命时期很出名的老同志”。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曾经说过,“翻译工作,要多请教柯柏年”。  相似文献   
3.
左翼文化运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作为党领导的左翼文化团体,与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存在内在关系。联盟盟员在多个学科领域推出马克思主义论著,有力推动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的形成,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得以初步构建;围绕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进行理论斗争,进一步明确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和任务,间接促进了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向工农群众和青年群体开展了大量理论普及工作,通过大众化的宣传推进理论武装,进而掌握革命群众。  相似文献   
4.
实地调查研究方法笔谈——对进入实地的社会学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地调查是社会科学家获取经验知识的重要来源,这种方法经常为学者们所采用。本期杂志组织了几位学者,他们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实地调查研究方法涉及到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李国武博士认为,实地调查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性的活动,还是一种社会性的实践;在进入实地的调查实践中,调查人员要调用自己的资本,和被调查者建立一种社会交换关系。刘能博士以对农村消费实践的研究为例,提出了在实地研究中"定性先行,定量跟进"的方法论主张。孙龙博士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探讨了焦点小组方法在组织研究中的应用。樊欢欢博士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了实地访谈中研究者和被访者之间的关系。当然,这些是作者个人的观点。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参与到这个主题的讨论中来,以增进对实地研究方法的认识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公安研究》2012,(10):91-92
黄小明、罗湘明在《社会科学家》2012年第1期撰文认为,和谐文化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的文化体系,是一种先进的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教育人的实践活动,要实现教育人们的目的,总是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进行。文化无疑是其重要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6.
在这个存在多种变化多种情况的世界上,如果社会科学家固执于自己偏爱的模型而不因时而易,则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以市场完善的经济体为假设条件建立起来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在发展中国家那里就碰了钉子。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世界,因此不得不努力将其简化。我们把周围的人归类为朋友或敌人,将他们的动机分成善意或恶意,并将拥有复杂根源的事件归咎于直接的原因。这些捷径帮助我们  相似文献   
7.
公共知识分子是个从国外引进过来的概念,本文提出了公共知识分子的三个特征,即具有超越学科所限的广泛学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具有面向大众的能力;并且认为,这种概括与米尔斯所著《社会学想象力》中关于社会科学家理想形象的阐述是吻合的;社会科学工作者未必都是公共知识分子,但社会科学家不应放弃公共知识分子的视野与关怀。  相似文献   
8.
《安第托克大学评论》: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其理论对大多数美国和西欧的社会学和政治学的假设直接提出了一种清楚的、富有智识的挑战。不管是明确还是隐藏地,几乎所有的社会科学在选择研究课题和分析方法时,总是喜欢那种社会科学家们认为可以分析的社会领域。  相似文献   
9.
成仿吾(1897~1984),湖南新化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无产阶级教育家和社会科学家.1931年11月,他被中共中央派往鄂豫皖根据地工作,任鄂豫皖省委宣传部部长,并兼任省苏维埃文化教育委员会主席、黄安(今红安)县委书记.1933年11月,他离开鄂豫皖根据地,赴中央汇报工作.1982年5月,他重访大别山故地.当他走进当年的办公地点时,泪流满面,当即赋诗:"三年征战在此地,劫后重来无故人.多少英雄尽瘁去,山河依旧露深情."  相似文献   
10.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广东思想文化持续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东各左翼文化团体——“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广州分盟”及其所属“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广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