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4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7篇
法律   72篇
中国共产党   410篇
中国政治   401篇
政治理论   175篇
综合类   2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罗红杰 《理论导刊》2020,(5):102-106
客观事实与主观情绪的错位、技术赋权与资本逻辑的合谋、话语泄愤与情感抗争的弥合是"后真相"现象的生成原因。"后真相"所表征的虚假事实、集体无意识、理性坍塌等多重症候助长了网络民粹主义的强势崛起、历史虚无主义的迅速蔓延以及道德相对主义的潜滋暗长。针对"后真相"视域下滋生的多元社会思潮,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其进行科学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进行价值引导;关注个人切实利益、对公众情绪进行情感疏导;不断完善相关的体制机制对其进行合理规导,方可保障网络空间健康清朗、主流价值观念广泛弘扬。  相似文献   
2.
基于近代中国社会现实所产生的民族复兴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潮是近代中国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掣肘、渗透,不断发展。民族复兴思潮一定程度上激发、推动了"中国化"观念的形成,也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问题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潮在"民族"观念的新、旧之辨中继续成长,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民族解放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腾尼斯以来,社会学界对“社区”的理解和研究方法发生了历史变化。“社区”的主要理论含义从一种“社会类型”转向“地域社会”“、社会组织”或“社会网络”。在认识社区研究和社区理论时,需要区分其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不同的视角。自觉辨识社区概念的差别是把握研究对象和研究分工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4.
近代以后,特别是五四运动前后,社会思想十分活跃,各种思潮纷然杂陈。五花八门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流派竞相登场。最终又都昙花一现。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传入中国不久的马克思主义,很快以其科学真理性,在同各种思潮的争鸣交锋中,站到了社会思想大潮的前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到这面旗帜下,指导中国革命不断打开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西方现实主义大师伦勃朗,一生波澜起伏的人生遭际,对他艺术的创作产生重大的影响。笔者试图分析大师的人生变化,揭示艺术的真谛,对他的人文思想、技法特点及自画像进行艺术剖析。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管理思潮向传统回归的背景下,那些曾经时髦的管理理论正在走向衰落,人们更加关注那些能够产生可持续、可信赖的结果的传统哲学。那么,这些哲学到底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郭广银 《新视野》2006,1(3):31-34
管理学的两大传统理论范式——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都曾经对管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其内在的缺陷与不足也是显见的。本文认为,在当代中国的管理学领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可以尝试提出管理学的第三种范式——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范式,并以之为基础构建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观,其目的是有效地整合以上两种范式的内在合理性成分,从而实现管理科学在当代中国的范式更新和理念转换。  相似文献   
8.
高校研究生新型价值观体系构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一支最富有生气的骨干力量,他们的价值选择决定了其行为取向。然而时代特征的转换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加速了研究生群体价值观的嬗变,因此加强高校研究生价值观教育,使他们构建起科学的新型价值观体系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思潮是当代核心而敏感的社会思潮。中国要顺利完成新世纪面临的三大历史任务,参与全球化进程,离不开通过加强全球化思潮的引导,培养广大人民的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我们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深刻认识加强对这一思潮引导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并要在立场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方面、在方法上明确引导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冷战后,民族主义的悄然兴起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中日两国也互相担忧对方的民族主义思潮,这已成为影响两国国民相互理解与信赖的因素之一。如何准确把握对方的社会思潮,消除消极因素和误解,是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