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6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交流》2007,(2):26-28
应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的邀请,以行政与财政监督最高委员会主席哈比卜·哈吉·赛义德为团长的突尼斯国立行政学院高级班校友会代表团于3月19—27日访华。  相似文献   
2.
刚刚过去的2011年,国际上称为"抗议之年"。在西亚北非,抗议活动转变为翻天覆地的政治海啸,其中突尼斯、埃及、也门、利比亚四国的政府被推翻。昔日至高无上、执掌政权数十年的领导人,有的狼狈出逃、被缺席审判,有的被迫辞职、  相似文献   
3.
北非中东政局动荡归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底起于突尼斯、2011年以来迅速扩散的北非、中东动荡引起了世界广泛关注,其发生的根源、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对中国的启示及中国的应对也是目前我国政界、学界集中探讨的热点问题。当前中东变局的深层根源是什么?骨牌效应会扩散到哪里?会不会改变中东政治力量对比甚至重塑中东战略格局?会不会影响全球战略态势?中东变局对中国的经济影响与战略影响如何?中国从中东变局的发生根源及其影响中可得到些什么启示?围绕这些问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现代国际关系》杂志社于2011年3月10日举办了题为当前北非、中东变局及其影响的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防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及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2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他们从不同角度就上述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现将部分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2010年底起于突尼斯、2011年以来迅速扩散的北非、中东动荡引起了世界广泛关注,其发生的根源、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对中国的启示及中国的应对也是目前我国政界、学界集中探讨的热点问题。当前中东变局的深层根源是什么?骨牌效应会扩散到哪里?会不会改变中东政治力量对比甚至重塑中东战略格局?会不会影响全球战略态势?中东变局对中国的经济影响与战略影响如何?中国从中东变局的发生根源及其影响中可得到些什么启示?围绕这些问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现代国际关系》杂志社于2011年3月10日举办了题为当前北非、中东变局及其影响的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防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及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2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他们从不同角度就上述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现将部分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2010年底起于突尼斯、2011年以来迅速扩散的北非、中东动荡引起了世界广泛关注,其发生的根源、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对中国的启示及中国的应对也是目前我国政界、学界集中探讨的热点问题。当前中东变局的深层根源是什么?骨牌效应会扩散到哪里?会不会改变中东政治力量对比甚至重塑中东战略格局?会不会影响全球战略态势?中东变局对中国的经济影响与战略影响如何?中国从中东变局的发生根源及其影响中可得到些什么启示?围绕这些问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现代国际关系》杂志社于2011年3月10日举办了题为"当前北非、中东变局及其影响"的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防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及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2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他们从不同角度就上述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现将部分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近来,中东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突尼斯、埃及任职数十年的政治强人本·阿里和穆巴拉克辞职,利比亚爆发了延续至今的内战,卡扎菲遭到国际制裁和联军的猛烈空袭,也门萨利赫四面楚歌,  相似文献   
7.
沈逸 《学习月刊》2011,(5):46-47
2010年岁末2011年初,一阵狂躁的冲击波迅速席卷北非与中东地区:突尼斯和埃及的国内政局因为突发事件在短期内遭遇激烈挑战,大批凭借新媒体组织起来的青年人在街头抗争就动摇甚或颠覆了长期执政的强人政权。部分媒体和研究者认为,这是一场"全新"的革命,认定两起事件都是推特、脸书等新媒体扩散的结果,而民众走上街  相似文献   
8.
突尼斯的杰尔吉斯港到意大利的兰佩杜萨岛只有160公里距离,海上航程用不了一整天;但15年来,却有1.5万人在这条航线上葬身海底。  相似文献   
9.
1月17日,突尼斯民族团结政府宣布成立,除加希努总理留任外,国防、外交、内政和财政等重要职位也由原部长担任,另有一些工会、反对党领导人及无党派人士进入内阁。1月18日,突尼斯执政党宪政民主联盟(简称宪盟)宣布,开除前总统本·阿里及其七名亲信的党籍。同日,突尼斯代总统迈巴扎和总理加努希宣布,已向宪盟提交了辞呈,辞去各自在党内担任的职务。1月20日,民族团结政府发言人巴库什宣布,民族团结政府举行的首次内阁会议决定。国家将没收宪盟的全部动产和不动产。  相似文献   
10.
2010年底起于突尼斯、2011年以来迅速扩散的北非、中东动荡引起了世界广泛关注,其发生的根源、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对中国的启示及中国的应对也是目前我国政界、学界集中探讨的热点问题。当前中东变局的深层根源是什么?骨牌效应会扩散到哪里?会不会改变中东政治力量对比甚至重塑中东战略格局?会不会影响全球战略态势?中东变局对中国的经济影响与战略影响如何?中国从中东变局的发生根源及其影响中可得到些什么启示?围绕这些问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现代国际关系》杂志社于2011年3月10日举办了题为"当前北非、中东变局及其影响"的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防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及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2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他们从不同角度就上述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现将部分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