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88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43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领导和亲自参加制定1954年宪法的过程中,毛泽东以科学的态度对立宪权的归属、立宪权的行使、立宪程序的遵循、宪法内容的正当性、宪法外在结构的合理性等立宪问题都进行了深入探索。其科学立宪思想为我国的宪政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当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如何以科学精神完善宪法,依宪执政,进而依宪治国,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略论财政立宪在我国的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 财政学者、宪法学者、财税法学者乃至法理学者等“不约而同”地关注我国的财政立宪问题, 以至渐渐成为学术热点。学界“不谋而合”的举动流露出对我国宪政路径的深情关切, 不少学者指出, 财政立宪是我国通向宪政的突破口 [1]。那么, 财政立宪在我国有没有可能, 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一) 财政危机的现实压力。应该说, 推行改革开放政策, 进行大规模的财税体制改革, 是对多年来沉重的财政压力的回应。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财政压力得到了大大缓解, 但近年来我国的财政形势日益严峻。当前人们已经达成这样一个基本共识: 国家的…  相似文献   
3.
税收和宪政的关系是法学界的研究热门,税收问题可以也应当纳入宪政的分析框架中进行研究,这就是税收的宪政问题。我国的税收法制还不完善,其与宪法、宪政的逻辑亦未理顺,这严重制约了我国税收的宪政水平。本文围绕税收与宪政两大问题进行简要论述,从税收的宪政内涵出发,集中关注我国税收立宪的其它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浙江人大》2012,(12):16
强国必须立宪。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宪法。这部宪法典和此后4次宪法修正案共同构成的我国现行宪法,现已进入其实施的第30个年头。30年筚路褴褛,30年上下求索。30年里,现行宪法回应人民的诉求,与时代同频共振。"八二宪法"的"三十而立",  相似文献   
5.
杨飞 《廉政瞭望》2013,(4):66-67
在很多国人的记忆里,杨度是个反面人物,因为他曾发起成立筹安会,为袁世凯复辟帝制奔走效力。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杨度人生的最后几年,他不仅在白色恐怖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成为秘密战线上的特别党员,在上海做了大量情报工作,且至死恪守组织纪律,连家人都不知其真实身份。卖房营救李大钊尽管很多人骂杨度是立宪"祸首",但他实际上是一名勇于补过、追求进步  相似文献   
6.
代议机关对行政机关收入的决定权,代议机关对行政机关支出计划的决定权,预算的制定程序,预算的执行和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都是宪法应该直接规定的问题.或者说,这五大问题都是宪法问题.它们合起来构成预算制度.只有宪法对这些问题直接予以规定,才从宪法层面完整地抓住了预算制度的要害,赋予代议机关对财政的完整控制权.宪法这样完整地规定代议机关的财政决定权有两个积极意义:一是从宪法层面解决财政的民主性问题,借以促使政府民主执政;二是从宪法层面解决财政的法治性问题,借以促使政府依法执政.  相似文献   
7.
栾兆星 《南大法学》2023,(3):153-171
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康有为重构中国文明的自主性,力图保持儒学在政教中的普适地位。在处理儒学与立宪的关系时,康有为认为孔子作《春秋》立宪法,且与西方宪法相较,作为宪法的《春秋》在时空上具备普遍性。进而,康有为通过诠释儒学经典,以《春秋》公羊三世为普遍规范,将立宪政体融入儒学之中,以此为变法改制的步骤和方略提供理论依据。他还通过阐发儒学经典中的微言大义,寻求人人自主、自立、平等的立宪原理,对传统儒学中的君民关系、君臣关系做了创造性的现代转化。康有为贯通古今、融合中西而形成的“孔子制宪说”虽无法凝聚世人的立宪共识,但展现了传统、现代与未来之间的连续性,诠释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性,并提供了儒家立宪的一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清朝末年,在民族危机、政治危机的震荡下,在权利诉求的催发下,社团勃发成为一时之政象。戊戌时期的政事结社尚不成熟,是前法律的突破;立宪团体在政治、经济利益博弈中结社逐渐成熟,属于法律框架内渐进式的突破;以同盟会为代表的革命团体为非法存续,极端地破坏现有秩序,以对法律蔑视的姿态实施突破。这些结社的共通处是团聚力量,谋求社团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9.
立宪民主党在俄国的失败,除了和其政治观点及推行的政治经济举措有关外,还有着深刻的思想文化根源。具体表现为,其所主张的自由主义思想难以同俄罗斯传统文化中的村社文化、极端主义和宗教思想相结合,这一异质文化最终无法融入俄国社会,难以获得广大人民的理解和支持。思想文化作为一种隐性因素,平时只会安静地潜伏于其背后,只有当该政党的政治经济等政策效果不佳时,思想文化这一隐性因素才会转为显性,甚至可以被视为导致其失败的致命因素。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进入租税国家时代,税收立宪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护私有财产权的逻辑结果,也是适应WTO规则的需要,而且从我国历史上的宪法性文件关于税收的规定、西方国家税收宪政理论和税收宪政实践来看,进行税收立宪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