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5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9篇
法律   510篇
中国共产党   249篇
中国政治   373篇
政治理论   71篇
综合类   1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刘励  王明 《法人》2006,(9):56-56
尽管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失败,中国移动对海外扩张的渴望依然强烈按用户数量和市值衡量为全球最大的无线运营商中国移动(China Mobile,中移动),正在新兴市场积极寻求收购机会,尽管最近对Millicom International Cellular的竞购以失败告终。中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坚称,未能收购Millicom,不会改变该公司向海外扩张的“谨慎”努力。  相似文献   
3.
《创造》2006,(8):32-33
张华镇说,正式执行《收购通知》后,前进的“无抗”奶源比例可以达到95%以上。50年老国企,2006年2月注入2000万新资金,完成股份制改造。目前拥有13个奶源基地,以保鲜奶占据市场。改制完成后,收缩多项经营,一心一意做乳业,第一件事就是出台《新鲜牛奶收购标准的通知》,从奶源上跃进乳业发展新门槛。虽然前进连续几年默默无闻,但前进乳业策略重于内修奶源质量,再造产品质量,最后赢取市场。  相似文献   
4.
大陆法系以民事法律关系为核心的民法理论体系在中国业已形成 ,诸多英美法系的概念在合同法的立法过程中又被吸收到中国来 ,要约便是其中之一。这两者如何融合 ,使民法理论体系得以理顺 ,不但有理论意义 ,而且颇具现实意义。把要约定性为民事法律行为 ,可以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5.
管理层收购(MBO)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是企业战略调整和公司重构的重要方式。但在我国,MBO是作为产权改革的措施,加之中西方环境的差异,决定了中西MBO的不同特征。本文通过对中西方MBO的动因、收购的运作和收购后绩效改善的比较研究,探讨中西方MBO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李辉 《新湘评论》2005,(1):58-58
伊拉克问题国际会议;世界海关组织知识产权保护地区论坛在上海闭幕;第十次东盟首脑会议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意大利总统钱皮、德国总理施罗德访华;中欧领导人举行第七次会晤;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  相似文献   
7.
《中国公证》2007,(7):60-61
“拿着公证的法律文书,到哪儿都能说得清这是在古茶山收购的大树乔木茶了。”近日.两位到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宋古茶山收购古树乔木茶的广东茶商,到勐海县公证处办理了首例普洱茶原材料收购的产地证明公证手续。  相似文献   
8.
刘晓根 《探索》2007,(3):36-38
党的十六大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这一光辉论断以来,我们对党内民主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静态层面。从使党内民主运转起来的角度看,当前的研究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把党内民主界定为党员权利;二是把党内民主定义为静态的制度。其实,党内民主更应该是一种全体党员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地参加党内一切事务的决定与管理的政治生活。使党内民主运转起来的突破口在于实行党内竞争性选举。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国有股比例过高严重影响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外商收购上市公司成为股权多元化的一个有效途径.文章从外商收购上市国有公司的背景入手,分析外商收购法律关系的特点,评析相关的立法,最后提出完善外商收购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杨云高 《台声》2005,(5):60-62
就在京东方控股的冠捷科技忙于收购飞利浦显示器业务时,华映也于2004年12月底决定与冠捷合资,在福州设立后段模块公司华冠光电,华映持股51%。随着春天的来临,华映的子公司华映光电登陆沪市A股的脚步声也近了。“作为台资高科技的内地上市急先锋,华映之举表明,台资高科技企业正对台湾政策障碍进行有力突破。”有业内人士对本刊表示。沪市冲刺2005年始,恢复新股发行的资本市场迎来华映光电。作为台湾第一支在内地上市的电子股,华映光电此举不仅影响自身的发展、影响全球平板显示产业,而且事关两岸经贸往来。按计划,华映光电于2005年第一季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