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年前,国内一些报刊相继刊载了一则消息:有人在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看到朱德签名赠给斯诺的《红军长征记》初版本。笔者以为,媒体之所以以此为新闻,概因此书是1942年在延安出版的党内参考资料,如今存世不多。其实,此书在陕西省档案馆早有保存,该馆资料室缪先生告诉笔者《,  相似文献   
2.
黎尔平 《人权》2005,(6):40-42
20世纪80年代,人权作为一门课程开始出现在欧美国家大学的课程表上,现代人权意识的形成和提高,人权状况的改善和国际人权运动的发展开始与大学人权教育联系在一起。在众多欧美大学中, 美国哈佛大学在人权教育和研究方面有独到之处。一、多部门多学科合作进行人权教学和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哈佛校方在人权教育和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哈佛大学的人权教学和研究与该校的其他学科一样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纵观哈佛大学的做法,多部门多学科相互合作是哈佛人权教学和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3.
《求贤》2013,(2):58-60
一位年过八旬的美国学者,在10年之前,立下志向要写一本向美国人介绍亚洲重要发展的图书。最后,他把目光锁定在了邓小平身上。他认为,亚洲的重点在中国,而对中国现代进程影响最大的,正是邓小平。他花掉了10年时间,写出来一本《邓小平时代》。这位学者,就是美国哈佛大学荣休教授、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义。  相似文献   
4.
高建宁 《群众》2012,(4):84-84
法国国立行政学院(简称埃纳,ENA),是一所与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齐名的专门培养高级公务员的学府,被誉为法国高级公务员的“摇篮”,从1945年戴高乐时代创建该校迄今,已经为法国培养了2位总统、5位总理和8700多名高级公务员。  相似文献   
5.
<正>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利用案例作为教学工具的教育方法,也是理论与实务间的桥梁,即教学者利用案例作为讲课的题材,以案例教材的具体事实与经验作为讨论的依据与蓝图,经由师生的互动来探讨案例事件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美国哈佛大学于2004年9月30日揭晓的“第13届搞笑诺贝尔奖”获奖名单上,著名的可口可乐公司夺得了化学奖,因为该公司于同年推出了一种达萨尼(Dasani)牌瓶装纯净水,这种500毫升装的饮料外包装以天蓝色为基调,画面配有湖畔田园式风光画,看起来相当漂亮,但抽样调查却显示它的原料完全是英国当地的自来水,这使得上市才一个月的饮料被大量退回,  相似文献   
7.
《红岩春秋》2013,(6):26-26
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是由是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中心傅高义教授、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杨天石、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名誉教授山田辰雄共同发起的、  相似文献   
8.
相荫 《乡音》2014,(9):38-39
刘锡瑛(1894—1966)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电机专家先后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机系、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并于192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电机工程学硕士学位回国后,一直从事教育和科学研究。曾任国内数所知名大学教授解放后,他担任过多种领导职务,为教育界和社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一位保持爱国知识分子本色的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历任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天津市委主任委员,第一届河北省政协副主席(1957年增选),天津市第一至四届政协副主席,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9.
对高校教师培训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它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色。"世界一流大学都拥有大批一流的教师及各领域的著名专家、教授,其中有不少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或举世公认的学术权威。世界各国的发展也已经证明:"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既是国家建设的需要,也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而高校教师的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林语堂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历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厦门大学文学院长,新加坡南洋大学校长。1966年定居台湾,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他倡导的文学风格与他的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