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蛰居"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病理现象,是一种丧失社会行为、自我封闭的消极生活状态。在当代日本急剧的社会转型中,蛰居经历了从萌芽、增多到社会问题化的演变过程。青少年蛰居萌芽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后已步入富裕社会的20世纪70年代末期。80年代,伴随着大众消费社会的到来和"不登校"问题的凸显,蛰居现象不断增多。90年代,日本进入泡沫经济崩溃后面临全面转型的多元化时代,蛰居逐渐由隐性现象向显性社会问题转化。21世纪以来,随着"格差社会"的出现及少子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愈演愈烈的蛰居现象已成为关系到日本社会未来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权力的传递以人际关系网络为媒介。然而,权力实施中关系的本质却鲜被论及。鉴于这个领域缺乏深入研究,文章旨在探究家庭关系的紧密程度是否对蛰居青少年产生约束性影响,进而影响到青少年在家庭中的从属程度。蛰居青少年(N=363)参与了本研究的定量阶段,42人参与了定性阶段。监督者包括21名家长、11名教师、16名社会工作者或顾问以及3名警务人员。本研究采用分层回归分析,适度分析和访谈法。结果表明,关系的紧密程度会"催化"权力与控制的效果,即当关系程度较为紧密时,权力的影响会更大。  相似文献   
3.
蛰居是日本较为严重的青少年问题之一,已成为一些青少年消极避世的生活方式.日本青少年蛰居原因复杂,既有社会性因素,也有家庭和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针对青少年蛰居问题愈发严重的现状,日本政府和民间组织积极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由于蛰居问题的隐蔽性和敏感性,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4.
刘玲  戴树根 《人民论坛》2022,(15):104-106
近年来,世界各地的“蛰居族”“尼特族”人数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国内一些年轻人也衍生出类似心态,或宅家“啃老”,或四处闲荡,或愤世嫉俗,或安于现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奋斗的“火把”不应被蛰居这种社会生活的病态文化浇灭,而应由新时代青年接过,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继续前行、步伐坚定,不畏荆棘、心怀家国。  相似文献   
5.
现有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蛰居者与父母等家人同居,成为没有经济来源,不能自立的寄生族.家庭既是青少年蛰居的温床,也是蛰居问题迁延性的根源.伴随着蛰居时间的延长、蛰居者及其父母年龄的增长,蛰居者家庭面临着较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其生存现状堪忧.鉴于蛰居问题与家庭的密切相关性及蛰居者对接受援助的抗拒性,应对蛰居问题有必要首先从家庭入手."K HJ父母会(家庭会)"作为唯一的全国性援助蛰居者及其家庭的民间团体,其核心援助对策是组织召开父母会(家庭会).旨在开导蛰居者父母正视问题,改变对蛰居者的训斥态度,缓解家庭紧张关系,从而实现帮助蛰居者走出家门,接受相关机构援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