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次战后的遭遇,彻底改变了春桃的人生。从此,女主人公走上了一条颠沛流离的生活之路和感情之路。作为一个现实的女人,为了爱,她不能抛弃已和她建立了浓厚感情的男人,这是她爱和爱她的男人。但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作为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中淫浸出来的乡村妇女,出于同情和善良,她又不能离开一个曾经是她的丈夫而现在沦落为乞丐、无依无靠的男人。春桃的这种心理矛盾是作家的心理矛盾,造成这种心理矛盾的是那个灾难深重的社会。  相似文献   
2.
沙蓬 《台声》2014,(5):72-74
<正>读今年第4期《台声》吕风显的追思文章,得知许燕吉大姐走了。这位"落花生的女儿",在81岁生日那天落下了自己的人生大幕。作者概括许大姐是"悲喜人生",图片上许大姐正拿着话筒讲话,"笑容始终慈祥而率真"。而我心中却充满苦涩,我欠许大姐一个采访录,一份心债,虽然只有我自己知道——那是11年前,作为《台声》杂志记者的我去西安,主要是参加清明节黄帝陵祭祖活动,顺便想采访几位陕西的台胞。吴庆洲会长向我推荐了周芩仲,说他是许地山的儿子,一生遭遇堪比"牧  相似文献   
3.
许燕吉 《各界》2014,(2):20-21
在香港,妈妈监督我和哥哥读书,或清算我俩的错误,都是在爸爸下班回来之前。爸爸一进门,马上“结业”,我俩就像放飞的小鸟一样聚到爸爸身旁,快乐无边。爸爸大概不会打听我的“劣迹”,就是知道,我相信他也不会嫌弃我,因为他喜欢孩子,而且见孩子都喜欢。公公说他是“孩子头”,妈妈也说他“不分大小”,的确,我们和他一起玩时,一点儿也没觉得他已是四十大几的一位长辈。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4,(3):99-99
1月13日晚21时,81岁的许燕吉平静地走了。去年10月,这位台籍文化名人许地山之女的她,在80岁高龄出版了个人回忆录《我是落花生的女儿》。这是一本令人读完很难默然的回忆录。  相似文献   
5.
近得杨剑兄赠我《杨剑印存》一册,内收《学书杂记沪篇,其中有一段议论,乃其引许地山语,谓做书虫要具备五个条件:“身体健康,家道丰裕,事业清闲,志趣淡泊,智慧超群”,并引申为“做书家一样也需要这五个条件”。颇有道理,见解也独到。  相似文献   
6.
吴文藻示爱     
吴冰 《人事天地》2008,(6):37-37
父亲和母亲相识,说起来还和清华有关。他们是同船留美的,母亲上船后,托许地山去找她中学同学的弟弟、一个姓吴的清华赴美留学生,结果阴差阳错地把父亲给找了来。二人闲谈中,父亲听说母亲想选修一些英国19世纪诗人的课,就列举了几本著名英美评论家评论拜伦和雪莱的书,母亲却都没有看过。父亲还说:“你如果不趁在国外的时间,多看一些课外的书,那么这次到美国就算是白来了!”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编辑老师好: 近日阅读贵刊2013年第8期电子版,61页《有用是个大智慧》这篇文章中有个错误:鲁迅在文章《落花生》中写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落花生》的作者是许地山而不是鲁迅,希望编辑查阅一下。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宗教作家,许地山作品与宗教的关系向来都是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从其前期、后期作品中与基督教的关系入手:前期作品中的人物原型取自《圣经》,后期作品中的人物受基督教影响,挖掘了其思想中由怀疑悲观到积极奋斗的转变及创作风格由浪漫主义向写实主义的过渡,体验其“文学为人生”的伟大人格。  相似文献   
9.
申燕 《求索》2006,(12)
鲁迅与许地山所塑造的女性艺术形象,一个表现出的是冷峻的观察,一个表现出的是热情的关爱,从而构成了现代文学中关于女性解放的有意味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许地山的文学创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道奇异的景观.他的小说文本具有浓郁的宗教情结和神性色彩.以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及方法,分析、解读、探究许地山小说文本中充盈着的妈祖原型意象及其置换变形,对于拓展许地山小说研究的新视闻是必要而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