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15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谟 《今日民族》2014,(4):12-15
<正>在2013年9月26日召开的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上,来自云南的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怒江州独龙江帮扶领导小组副组长高德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受到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中共云南省委、怒江州委、贡山县委先后作出"向高德荣同志学习"的决定。  相似文献   
2.
周云龙 《群众》2017,(16):55-56
一张“全乡禁酒”的公告截图,让“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进入网民视野。公告称,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在全乡范围内施行禁酒。禁酒时间为7月1日起至长期,禁酒范围为独龙江乡辖区内全体干部、职工、群众。同时规定,独龙江乡辖区内严禁销售包括自熬酒、白酒、啤酒、果酒、易拉罐酒等各类酒精制品。惊奇、疑惑、不解、无语,网民的反应大致是这么几个表情包。众声喧哗之时,独龙江乡政府7月4日晚紧急发布情况说明称,网上流传的公告内容为初稿,目前只限于内部征求意见,未成文盖章下发,也并未实施。  相似文献   
3.
4.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地处云南省西北部,国土总面积4506平方公里,集"边境、山区、贫困、民族、宗教"为一体。贡山县西与缅甸毗邻,北与西藏自治区察隅县接壤,东与迪庆州德钦、维西两县相连,南与福贡县一衣带水,国境线长172.08公里,滇藏界线长135公里,是云南省唯一的涉边涉藏县,辖茨开、丙中洛、捧当、普拉底、独龙江两镇三乡,2个社区26个村委会,境内居住有独龙族、怒族、傈僳族、藏族等20多个民族。  相似文献   
5.
童杰 《支部生活》2004,(6):16-16
1986年7月,风华正茂的和春桐以优异的成绩从楚雄卫生学校毕业,分配到怒江州卫生防疫站工作。上班不足两个月,贡山县独龙江乡恶性疟疾暴发流行,单位派他和3位同事前去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独龙江乡位于怒江州西北部,公路未通,从贡山县城到乡政府(巴坡)需步行3天。乡内  相似文献   
6.
201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独龙江公路隧道即将贯通作出重要批示:"获悉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即将贯通,十分高兴,谨向独龙族的乡亲们表示祝贺!独龙族群众居住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我一直惦念着你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希望你们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帮助下,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战各种困难,顺应自然规律,科学组织和安排生产生活,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早日实现与全国其他兄弟民族一道过上小康生活的美好梦想。"  相似文献   
7.
“去年,我们村人均纯收入近800元,人均有粮300多公斤。过去,这个数字想都不敢想,可现在实现了,而且这儿年村民生活水平也今非昔比,村里修了水泥路,家家户户用上了电,看上了电视,每家每户都种上了草果,收入每年都在增加,这些成果都是在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和富民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取得的,感谢党!感谢政府!”独龙江乡巴坡村支书、主任王战荣质朴的话道出了独龙族近儿年发展的非凡历程。  相似文献   
8.
连山 《支部生活》2010,(7):45-45
“爱是一种责任和使命,要像爱母亲一样爱家乡。”2009年8月20日,云南优秀县乡村党组织书记事迹报告团在昭通演讲时,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普拉底乡党委书记黄玉露饱含深情的话语,令与会者感动。最近,记者来到黄玉露任职的乡镇,探寻他是如何在“看天一条缝、看地一条河”的贫困山乡引领群众致富的。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论坛》2003,(10):45-45
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北端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处于云贵高原横断山脉纵谷地带,东部为碧罗雪山,中部为高黎贡山,西部为担当力卡山,怒江、独龙江纵贯全境,处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腹心地带.  相似文献   
10.
<正>"梁家河",只是陕西省延川县大山沟里的一个小村庄。46年前,不满16岁的习近平从北京来到这里插队落户,后来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在梁家河村的2400多个日日夜夜,习近平带领群众修道路、造淤地坝、打大口井、发展沼气,在与乡亲们同甘共苦中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时至今日仍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沟一岔牵挂于心。每个人的成长足迹,往往蕴含着那个时代的政治命题。当年,正是"梁家河"这个贫瘠的小村庄,以她博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