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9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29篇
中国政治   33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我国的国债规模和财政赤字规模不断扩大,从国债余额/GDP的比重等多个因素来考察,结合我国国债市场现存的一些问题,我国的国债运行面临着一定的风险。为了促进国债的可持续发展,应对国债政策进行“微调”,应尽力扩大国债投资的“乘数效应”,并主要向居民发放国债。  相似文献   
2.
巴西总统伊塔马尔·佛朗哥刘玉娥伊塔马尔·佛朗哥于1992年10月接替被弹劾下台的科洛尔就任总统以来,针对前任的失误和巴西的国情,在政治、经济上进行了治理、调整,取得了明显效果。经济在经历了连续三年衰退之后已出现增长势头,国内政局也基本上保持稳定。政治...  相似文献   
3.
民进党上台后,台湾的财政形势严重恶化,财政赤字连年增加,不得不通过发行大量公债来弥补支出,结果让“台湾当局”背上沉重的巨额债务,严重影响到经济建设的推动,也为日后执政者留下一个“烂摊子”。财政赤字持续增加20世纪80年代以前,台湾经济  相似文献   
4.
财政困难引发的财政风险是当前制约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原因之一,本文在对我国财政风险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了我国财政风险存在原因,并针对这些引发财政风险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拉美国家普遍具有金融脆弱性这一特征。这一现象归因于结构缺陷、汇率制度僵化、过早金融自由化、高度财政赤字化和债务化等多个方面。它带给发展中国家的启示是应选择适宜的汇率制度、外汇与债务管理制度、宏观经济政策 ,以期保持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1991年以来,台湾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虽然在早期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是伴随而来的是财政赤字的大规模上升。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台湾当局出台了超常规经济刺激计划,实施赤字财政政策与宽松货币政策。然而受自身经济因素以及全球宏观环境的影响,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即扩大当局开支,实行赤字财政)并没有带来经济的快速增长,财政乘数效应逐渐减弱,总体经济增速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随着财政赤字缺口不断增大,当局债务不断累积,未来台湾财政的可持续性成为难以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东 《学习月刊》2013,(9):46-47
2012年底,虽然美国国会民主和共和两党就税收达成协议,最终有惊无险地避免了坠入"财政悬崖"的尴尬,但却未就削减政府开支达成协议,紧随"财政悬崖"后的债务违约风险便成为美国脚下最现实的陡峭悬崖。事实上,去年年底美国举债额度已触及16.4万亿美元上限,美国财政部不得不采取技术上的临时措施,为避免政府债务违约留出缓冲空间。如果民主和共和两党不能就削减政府开支达成协议,并再次提高债  相似文献   
8.
雷鹏 《人事天地》2012,(8):24-26
2009年10月,希腊政府宣布2009年财政赤字将达到GDP的12.7%,且远高于欧盟规定的3%的上限,希腊债务危机由此拉开序幕。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希腊危机随即愈演愈烈,欧洲其他国家也先后陷入危机,目前所涉及的国家除希腊外,还有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比利时,甚至欧元区外的匈牙利。这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尚未恢复,又一次因欧元区经济体的巨额债务问题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它除了  相似文献   
9.
美国引发中美贸易冲突是美国单边贸易政策的突出体现,与美国税改等国内政策具有内在逻辑关系。作为特朗普政府的主要政策,美国试图通过减税吸引跨国企业和过渡法人企业向美国本土回流和扩大投资,并通过单边贸易政策建立更有利于美国的贸易规则,既是弥补税改等政策在短期内产生的巨额赤字的需要,也有在中长期形成更有利于美国发展环境的考量。其深层根源在于美国试图通过推动本土实体经济的发展,促进就业、科技和创新水平的提高,建立有利于美国的国际贸易和投资模式,强化美国主导的国际分工格局。深刻认识美国引发贸易冲突的根源有利于中国在贸易磋商中实现最大利益。基于此,中国应认识到美国的单边贸易政策具有不可持续性,解决两国共同诉求问题和双边贸易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关注中美贸易冲突中高技术中间产品对中国发展的影响,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的多元化。从中长期来看,中国应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在国际竞争和分工中争取更有利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一、元朝赤字财政的表现元政府财政赤字最迟始于至元十一年(1274年),到至元二十年(1283年)财政赤字达100多万锭,不足者余百余万锭。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按当时丞相奏报,一岁天下所入,凡二百九十七万八千三百五锭……自春至今,凡出三百六十三万八千五百四十三锭,出数已逾入数六十六万二百三十八锭矣。①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到成宗大德年间,国家全年财政收入约为300万锭,支出在360万至400万锭之间。大德二年(1298年)完泽报告说:岁入之数,金一万九千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