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党的建设》2009,(11):47-47
李益,字君虞,凉州姑减(今武威)人,生于唐玄宗天宝七年(748年),卒于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唐代宗大历四年(769年)中进士,曾任郑县(今河南郑州)尉,县主簿。后因仕途失意,便弃职游历幽州、河朔一带。据卞孝萱的《李益年谱稿》记载:自德宗建中元年(780年)至宪宗之和元年(806年),  相似文献   
3.
解放 《党建文汇》2009,(4):38-38
边塞”十四载1968年2月,“红色海洋”席卷中国,在北京地质学院构造地质专业攻读研究生的温家宝主动要求前往“边塞”甘肃,从此与祁连山相伴十四载。  相似文献   
4.
清风慕竹 《各界》2014,(12):53-56
高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高适的人生,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场华丽的“逆袭”——在50岁之前,他穷困潦倒,甚至沦落到乞食度日。后来他毅然投笔从戎,10年间就从舞文弄墨的诗人一跃而成纵马疆场的将军。《旧唐书》说“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他成为唐代历史上仅有的因军功而至封侯的诗人。  相似文献   
5.
, 《政府法制》2012,(32):43-43
延安作为革命圣地,我少时便已闻之。及读了范仲淹的边塞词《渔家傲》知其曾戍边延安后,则对延安又添了一份向往。今年初夏,特意坐火车去了一趟延安。路上,我吟诵着《渔家傲》,顿时,想起了范仲淹……  相似文献   
6.
河西战役后,武帝设"河西四郡",逐步畅通了河西走廊乃至中原通往西域、西亚的交通。为了保障丝绸之路的安全,汉朝政府设置边塞、烽燧、关隘等防御系统防范匈奴势力的入侵与破坏。20世纪出土于河西地区的汉简资料,记载了汉代河西地区汉匈日常军事冲突的真实状况。根据河西汉简,匈奴日常入侵汉塞主要表现为:一般利用傍晚或夜晚进攻汉塞;对汉烽燧进攻时,一般采取骑马弓箭的方式,汉戍卒亦多以弓弩对射的方式回击;匈奴对汉塞的入侵一般为小规模、小范围的进攻,兵力在十几骑到几十骑不等。据汉简记载匈奴入侵汉塞的情况几乎每月都有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匈奴入侵汉塞后杀略守塞吏士,盗取兵器财物,焚烧塞防,对汉塞造成巨大破坏。当匈奴进攻人数较多时,守塞边郡都尉、司马等武职也要积极应对,有时还要进行追击作战。总体来说汉塞对匈奴的抵御是积极有效的,从而保障了丝绸之路的通畅。  相似文献   
7.
边塞十四载 1968年2月,红色海洋席卷中国,偌大的北京已放不下平静的书桌。在北京地质学院构造地质专业攻读研究生的温家宝被迫放弃学业,主动要求前往“边塞”甘肃,从此与祁连山相伴十四年。  相似文献   
8.
这首诗是诗人在西北边塞地区从军时写的。诗中描绘了傍晚时的边塞景色:牧马归来.月照戍楼,这时传来了悠扬的羌笛声。  相似文献   
9.
《学习导报》2013,(12):45-45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在两浙观察使任上,一次于视察中路过杭州清风岭时,在僧房墙上题诗云: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翔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闲竹房。后来,僧房诗中的"一"字,被添了笔画,赫然一个"半"字在墙。原来,钱塘江水是随着潮汐涨落的。月上中天时,江水盈涨,这时说"一江水"才确切。月落时分,江水随潮而退,只剩半江了。从岸边的水痕看,江面也只有原先的一半宽了。  相似文献   
10.
张姝峰  徐娜 《政府法制》2011,(28):42-42
8月24日,首届"雁门关"边塞文化国际旅游节落下帷幕。此次旅游节共接待中内外游客3万人次。山西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高速公路管理二支队三大队在旅游节期间的交通管理工作受到忻州市人民政府与活动主办方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