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19篇
中国政治   37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1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鲁科尔沁旗选派15名党员副科级干部担任嘎查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同时选派20名组工干部派驻嘎查村(社区)党组织担任第一书记助理。杨景春系阿鲁科尔沁旗先锋乡新地村第一书记,刘洪飞系第一书记助理,通过他们真实的民情日记,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们驻村后的见闻与感受,而且强烈地感受到我区基层党员干部转变作风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2.
1月1日早晨,伴随着新年的第一缕阳光,阳信县劳店镇崔家村“第一书记”万发科与村民们一起在健身广场敲锣打鼓,共同迎接新年。万发科是省直选派的第二批“第一书记”。说起他,村民们几乎众口一词:这个“第一书记”说真话、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8月,全省大规模下派第一书记。11月,省委组织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建档立卡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选派管理工作的意见》。2016年2月29日,四川全省贫困村第一书记工作座谈会在成都召开。7月22日-25日,全省贫困村第一书记"做合格党员、当干事先锋"暨述职交流示范培训班在成都市委党校举办。第一书记派驻一年间,我省多措并举,从派出到培养,从关爱到管理,从监督到考核,都精准瞄准贫困所需,精准支持第一书记工作需求,精准量化第一书记工作实绩,促进第一书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相似文献   
4.
王淑媛 《学习导报》2012,(21):53-53
我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对农村有深厚的感情。2004年大学毕业时,我毅然选择响应国家的号召,投身村官计划,并被选派到甘南县兴十四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村官”。  相似文献   
5.
《党员干部之友》2012,(5):14-19
全省已选派2.6万名"第一书记",帮包1.8万个村、社区等基层单位抓党建促脱贫力争三年让90%以上扶贫对象人均纯收入翻一番不实现脱贫目标,帮包单位不脱钩、干部不撤回"我志愿到贫困农村担任‘第一书记’,牢记党的宗旨,继承党的传统,弘扬党的作风,坚定信念、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廉洁自律,争做攻坚克难的先锋、引领致富的模范、服务群众的标兵,让组织放心,让群众  相似文献   
6.
一是"大套餐"多轮驱动。县财政列支300万元用于干部教育培训,并建立办培训班、办讲座和挂职锻炼、上挂学习的"两办两挂"长效机制。全县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18期,开设专题讲座12期,选派31名干部到北京密云、延庆和本县信访局挂职锻炼,选派14名干部进行对口上挂学习。二是"家庭餐"集成升级。各单位以  相似文献   
7.
近来,文县从乡镇和县直机关选派305名优秀年轻干部和部分乡镇领导干部到全县305个村担任“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驻村指导员,并对其进行了相关工作培训。驻村指导员主要有六个任务:一是宣传政策法律。深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省、市、  相似文献   
8.
李汉华 《当代贵州》2017,(47):62-63
在脱贫攻坚中,基层一线干部、尤其是驻村“第一书记”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中坚力量和决定因素,必须围绕人才匮乏这一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精准选派“擅长打硬仗”“能啃硬骨头”的驻村“第一书记”。  相似文献   
9.
淮安市楚州区政协创新民主监督形式,结合实际制订了《关于选派政协委员担任职能部门民主监督员实施意见》,对民主监督员的条件、选派程序、职责、义务、工作方式以及组织管理工作都做出明确具体规定,由政协根据部分单位工作需要,通过协商决定受派单位的监督员人选。近日,向27个政府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统一选派了54名素质高、能力强的政协委员担任民主监督员。民主监督员不仅要对单位、部门依法行政、勤政廉政、优质服务等情况进行民主监督,还要及时向政协报告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0.
《天津支部生活》2009,(4):32-33
2008年初,为了主动适应农村工作的新形势,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津南区选派108名处、科级干部和新毕业大学生组成新农村工作队,4人一组入村开展帮扶工作。一年来,这些驻村干部积极融入农村、贴近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