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根据医、医案、谱牒等献资料,勾勒新安郑氏喉科医学的总体轮廓,初步探析郑氏喉科学术经验。新安郑氏喉科医学历传15世近500年,凡38位业医;业医学科涉及喉科(病种含咽喉口齿唇舌疾病)、大小方脉(内科、儿科),旁及外科、妇科;积累了如“养阴清肺汤”等一批验方秘方;现存《重楼玉钥》等医学作25种,医案7种;学术上强调医需深谙医理,治疗采取针药共施,内服外治并用。  相似文献   
2.
杨际 《今日浙江》2006,(9):52-52
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了“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表达了国人的共同心愿,明确了当前我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这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尚荣知耻、扬善弃恶,这既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以孝义治家而闻名的郑氏宗族,又称郑氏义门,世代相传的《郑氏规范》,用朴素的语言把道德理论提炼成家族日常行为规范,集中体现了孝义、和睦、中庸等儒家大同思想,留下许多感人的故事。这其中承载的厚重文化积淀,许多内容今天读来,依然具有积…  相似文献   
3.
从明代嘉靖<定海县志>(即<镇海县志>)、清代光绪七年刊刻的<澥浦郑氏宗谱>等史料中可以看出十七房郑氏在宁波帮中的创始地位及作用,十七房郑氏在宁波帮中的领军人物、宁波帮最早的"红顶商人"是郑勋、十七房郑氏是"宁波帮"中绵延时间最长、势力最大的商业家族.  相似文献   
4.
娄杰 《两岸关系》2008,(4):70-72
16世纪到17世纪初,西班牙、葡萄牙、日本、荷兰相继侵扰台湾。1624年,明朝军队将荷寇逐出澎湖,荷残部退踞台湾南部。1642年,荷兰夺取西班牙在台湾北部据点,台湾沦为荷兰殖民地。明朝延平郡王郑成功以厦门为据点起兵抗清,进攻南京受挫后回师厦门整军备战。  相似文献   
5.
杨海峰 《台声》2000,(10):40-41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公元 1624年被荷兰殖民者占领。民族英雄郑成功( 1624- 1662)于清顺治十八年二月至十月,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功载史册。但郑氏政权不愿归顺清朝,坚持反清立场,被清廷视为统一路上的一大障碍。因此,康熙想尽办法,多次对郑氏集团进行招抚,力争和平统一台湾。康熙当政时期共 进行了 7次招抚。   首次招抚,是在郑成功逝世后康熙元年( 1662)不久进行的。郑成功死后,其弟世袭暂摄政事,并有意即位,而世子郑经抢先于厦门继位。从此叔侄二人水火不容,诸将互相猜疑,矛盾重重,人心不稳,正是进行招…  相似文献   
6.
被朱元璋赐以"江南第一家"美称并在此后屡受旌表的浦江郑氏家族,因其孝义治家的大家庭模式和传世家训《郑氏规范》,奠定了它在中国传统家训教化史上的重要地位。《郑氏规范》中关于孝义方面的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稳定和儒家伦理、文化的世俗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暖流  兰佩谨 《台声》2008,(2):54-57
郑氏族人的祭祖仪式和生活之中,凝聚保存着许多充满智慧的古老传统,甚至将祖先上溯到了中华民族的源头。  相似文献   
8.
娄杰 《两岸关系》2008,(3):70-72
郑成功逝世后,台湾郑氏政权逐渐变成全国统一的障碍。1674年,郑氏政权趁大陆“三藩之乱”占据福建沿海。经5年拉锯战后,清郑双方政治与经济实力发生显著变化。郑氏政权财源枯蜗,危机重重。1681年,康熙平定“三藩”叛乱,全国大陆基本统一,中央政权巩固,统一台湾提到日程。1667年始,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数度向康熙皇帝提出收复台湾之议。1681年,郑经病死,其子郑克壤继位。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郑宇成先生提供的关于“故乡揭阳郑家祠过去的一些情况”入手,引用相关史料和事实作佐证,认为所提供的情况中多有不经之谈,缺乏考据;我们从中能够获得的较为明晰的线索是;榕城东门郑氏必定与二哥丰郑智勇有着一种特别的关系,东门郑氏宗祠的建成也可能与二哥丰郑智勇有关,当然,这也仍须有志趣者再多加证实。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11)
在唐代,除医官家族、天文历法家族外,还存在法官家族。法官家族是指在一个家族内有父子两代或祖孙三代都担任法官。在中央主要指大理寺官员和刑部官员,在地方主要指司法(法曹)参军。以《旧唐书》所载《郑余庆传》为资料,将郑氏家族放置于法官系统中,以家族传承的视角来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了所见郑氏法官出身和知识构成,发现其家族以进士出身为主,大多精通儒学,并在任官经历上有相当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