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5篇
中国政治   44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焕祥 《求贤》2006,(2):12-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指出:“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将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总体发展战略布局.为滨海新区的生要组成部分——汉沽区.带来了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在全市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创新体制、优化人才环境的形势推动下.我区人才环境建设出现了可喜的局面.区委“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在天津滨海新区和环渤海经济大格局中.突出特色.打造强势.建设海滨休闭旅游度假区、海洋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区、沿海都市型农业观赏区.建设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滨海卫星城。这为我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发挥人才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2.
赵洪娥  王雪  王燕  高喜军 《求实》2012,(Z1):193-194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在整个城市区域范围及环城市经济圈形成的依托并服务于城市、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功能多样、业态丰富、产业融合的农业综合体系,是城市经济和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农业在城市的表现形式。依据北京农学院的办学定位,学校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人才的培养,并培养  相似文献   
3.
《理论与当代》2014,(10):I0001-I0001
正"黔中秘境、生态乌当"正以坚毅的步伐,一步步迈向"小康"。位于贵阳市郊的乌当区,在"十二五"期间,着力推进黔中新型化工业先行区、西南高品位休闲度假区、贵州都市农业示范区、贵州城乡统筹试验区"四区"建设。经过四年来的建设,已初显成效。据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显示,对涉及小康统计指标总的来看,乌当区人民生活质量持续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日趋繁荣,社会管  相似文献   
4.
王孝东 《前线》2012,(Z1):42-43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宏伟目标。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难点在"三农",潜力在"三农"。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需要什么样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必须深入研究、统筹推进。市委农工委、市农委认真学习贯彻  相似文献   
5.
《前线》2009,(1):37-37
设施农业作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一种重要发展形式,通过汇集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形成了以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和劳动力密集为主要特征的集约高效性产业。设施农业不仅成为吸纳农民就业的重要载体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而且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增强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6.
<正>2009年末,北京召开"本市五大产业振兴方案"发布会。这五大产业是:汽车产业、都市型工业、生物和医药产业、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此次北京市发布的五大产业规划实施年限为2009年至2011年。从推进自主创新、加强技术改造、鼓励兼并重组、提升品牌价值、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市场应用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于洪滨 《学理论》2008,(1):I0002-I0003
红旗满族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优势,全力打造都市型农业、城郊型工业,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也多次谈到,我市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规律和省会现代化建设需要,我们提出发展城郊型、都市型“两型”农业的总体思路,即依托省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坚持以实施现代农业特色品牌战略为抓手,  相似文献   
9.
张强 《北京观察》2010,(1):26-27
<正>农地流转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农地流转对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积极意义无庸置疑。在这个农地流转大潮涌动的时候,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做好“弘扬丝绸之府,打造女装之都”这篇文章,是杭州人的光荣和梦想。丝绸是杭州的产业优势,而且,源远流长。弘扬“丝绸之府”的品牌,将是推进杭州都市型工业的必由之路,也有利于提升女装的品位、档次,成为女装发展的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