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29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宗白华提出的“同情的了解”之美学批评观,就是用“同感”的方法设身处地地体验古人和古代文化,对民族文化的检讨应当以同情的了解给予分析评价.在理论上,同感不同于移情和内摩仿,它与体验紧密相关,宗白华在寻绎中国传统文化时,正是强调只有用敏感而富同情的心灵,才能真切体悟到古人的精神和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许多文人不肯轻易出书,因为他们坚守一生只写一本书的学术理念,写出的每一本书都要有价值和重量。他们生怕自己的文字稍有不慎而贻误后人。民国时期,宗白华已经是著名文人了。但是,身为我国一代美学宗师的宗白华在他一生中却很少写书和出书,他的《美学散步》一书是他一生中最优秀的美学文章的汇集,也是他生前出版的唯一的一  相似文献   
3.
《检察风云》2015,(5):9
陈寅恪一生的数百万字论著,如今大都被奉为中国史学的经典著作。20世纪前80年总共出版了1.2万余种历史学著作,今天还有阅读价值的,连一书架都装不满,而陈寅恪的某些著作,可能会被人们读上几百年。前些年,北大历史系的一位班主任曾向学生许愿:谁要是把陈  相似文献   
4.
史海一勺     
《乡音》2011,(6):48
"孙中山"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生于广州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名为孙文。1897年孙文为了躲避清政府的追捕,流亡日本。有一天晚间投宿旅馆时要填姓名,这时他想到附近有一个叫中山家的住宅,这个家族中间的成员中山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1,(17):122-123
这是一群“傻”人,让后来的人们多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6.
陈福季 《各界》2013,(4):2-2
1998年5月14日杨绛在《人民日报》及《文汇报》等许多家报刊同时刊出了《吴宓先生与钱钟书》一文,其中说:“钱钟书在《论交友》一文中曾说过:他在大学时代,五位最敬爱的老师都是以哲人、导师而更兼做朋友的。吴宓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7.
谢泳 《同舟共进》2013,(10):76-77
1952年,陈寅恪有《偶观(十三妹)新剧戏作》一首,原诗如下: 涂脂抹粉厚几许,欲改衰翁成姹女; 满堂观众笑且怜,黄花一枝秋带雨。 红柳村中怪事多,闲人燕北费描摹; 周三狡计原因尔,邓九甘心可奈何。  相似文献   
8.
20世纪60年代初,国民经济极度困难,物资奇缺。陶铸与有关部门拟定了一份2000人的特供名单,要求中共广州市委对高级知识分子和归侨、港澳同胞中上层知名人士实行分级特供。考虑到一些知识分  相似文献   
9.
史学大师陈寅恪并未曾就<红楼梦>一书做系统之研究,然通过考察相关资料及翻检陈先生之相关著作,<红楼梦>中相关人物、资料时时出现.尤其是中后期所著之<元白诗笺证稿>、<论再生缘>与<柳如是别传>三部书中,相关论述尤多.陈先生在其学术著作中对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传统小说资料的运用,显示了他广博的学术视野和运用材料的能力,开启了"文史互证"的研究典范,以及文化取向和人文精神世界的深邃而丰富.  相似文献   
10.
武则天的身世,长期以来是一个谜。陈寅恪先生在《李唐武周先世事迹杂考》中已指出武则天之父武士骥“其起家之始末皆不能详”,又在《武望与佛教》中指出武则天之母杨氏是“隋宗室观王雄弟始安侯达之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