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44篇
中国政治   34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1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行知校长学是陶行知结合具体的办学管校实践系统阐释校长工作的思想体系。它主要由七个命题构成:一、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务必有高尚的品行;二、校长要有使命感、责任心和同情心:三、校长要有自己独立的学校观;四、校长要敏于行,做一个行动的校长;五、校长要有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六、校长要做民主的倡导者和领导者;七、校长工作是一项专门事业,需要也值得校长全身心地投入。  相似文献   
2.
李树田 《前沿》2005,(9):205-206
陶行知“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的思想主要是概括了社会和生活本身的教育功能。我们在此强调社会和生活的教育功能并非是要削弱学校的教育,更不是主张“学校消亡论”;而是认为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生活本身的教育不应该是对立和分隔的两部分,而应该是有机结合的相辅相成的整体。  相似文献   
3.
《八桂侨刊》2005,(2):41-41
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专家白求恩是受陶行知的邀请来到中国的。  相似文献   
4.
背着"禁书"由校返家1949年下半年,重庆城内一片紧张气氛。我们虽仍到育才学校读书,但个个心情都很难平静。抗战胜利后,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从红岩村迁走,原来的房屋大多交给由陶行知创办的育才学校,供留在重庆的部分师生使用。此时,育才学校的师生仅百人左右,多是十几岁的少年儿童。  相似文献   
5.
1992年7月18日,在邓颖超同志的遗体火化告别室外,我见到一位银丝满头的老太太。老人悲泣着一边挪动着自己的身体,一边十分刚强地用左手拄着她那根拥有4个抓地爪的特制手杖,慢慢坐上轮椅,由与她同来  相似文献   
6.
王震亚 《民主》2012,(2):15-18
在20世纪的中国,能有幸与两千年前的孔圣人相提并论的人物屈指可数。鲁迅是一位.被毛泽东称之为“现代中国的圣人。”陶行知是另一位,亦被尊为“万世师表”(宋庆龄语)、“当今一圣人”(董必武语)。  相似文献   
7.
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公民应具备的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识,以及应该具有的参与能力。陶行知先生早在1919年所撰《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民主教育》等文章中就详尽阐述了对基础教育学校培养共和国所需公民之意义和途径的认识。他说"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共和国所需要的公民,是要他们有共同自治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笔者有幸参加四川教育出版社《陶行知全集》的编辑工作,忝任理论卷主编。当时,对于陶行知两篇涉及马克思、列宁的文章是否收入全集,颇有争议。迄今回想起来,旧事似乎仍有重提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知行合一,是群众路线的实践与升华。一、为民是群众路线的总纲纪为民,是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总概括,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执政之基和众矢之的。党的基层组织是最接地气的,是群众的"贴身内衣",她与群众知冷知热、知根知底。"根深藏沃土",基层干部更应"以民为天"、"为民如仆"。"政之所兴在  相似文献   
10.
侯坤 《政府法制》2014,(8):30-30
每逢新学年开学之际,一些名校难免会遇到“特权生”,该如何拒绝呢?不妨看看陶行知先生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