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39篇
工人农民   41篇
世界政治   60篇
外交国际关系   78篇
法律   285篇
中国共产党   637篇
中国政治   1318篇
政治理论   362篇
综合类   54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304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312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的时空环境可以孕育不同的人格特质和地域特性,家族女性文学的兴起和发展是江南特定的文化景观。特别是到了清代,江南家族女性依赖其独特的从宦、谋生以及结社经历,创造了多样的空间书写类型,进而形成了个性化的空间书写特征,表现出审美对象的多样性以及审美感受的丰富性。"空间形态"已逐渐成为家族女性的一种"生存形态",在空间互动中表达女性复杂的生命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不同空间以及不同空间内自我身份的认知,充分展现个体的思想认识和生命价值。同时,江南家族女性的空间书写也进一步深化了女性文学的社会文化价值,成为女性文学在清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证明。  相似文献   
2.
3.
诗人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难以触摸又变幻无穷的音乐声,以具体可感的形象再现出来,让人赞叹诗歌与音乐是两种文艺类型,看似毫不相关但又密不可分,尤其在唐代。在唐代,经济的发展繁荣带动了文化生活的空前活跃,尤其在音乐领域,更是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 ,受众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受众审美诉求的研究 ,有助于新闻的创作和传播。为了把握新闻发展的契机 ,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审美需要 ,新闻工作者要了解受众对新闻的基本审美诉求 ,即对新闻求新、求真、求奇的审美诉求以及把握受众审美诉求中的角色个性和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5.
本文指出目前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存在三个误区:一是将艺术教育当作德育的抓手;二是将艺术教育当作智育的一种辅助手段;三是将艺术教育当作是艺术技能的教育。本文认为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因而中小学艺术教育应该是以艺术欣赏为重心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浅谈高职音乐欣赏课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音乐课是为了培养高职生(非音乐专业)的综合素质而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音乐欣赏这门课对高职生将会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动画的功能特征和审美特征,以及动画设计在城市形象设计中的审美作用。  相似文献   
8.
人们的审美可以分为四个层面:技术层面的审美、社会经济层面的审美、精神层面的审美以及宗教层面的审美.它们由表及里,逐渐指向人类灵魂的最深处,逐渐回归美的本质.前两个层面的审美更多的是关注审美对象,是世俗的,而后两个层面的审美则主要审视主体的精神,是超俗的.  相似文献   
9.
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音乐素质,在这种前提下,他的心理品质不仅决定了本身审美意识的层次,而且还支持着参与教学活动的各方面心理活动机能,直接影响着审美教育质量。因此,音乐教师的心理品质是决定审美教育心理结构的十分重要的基因之一。音乐教师作为本专业教学先导主体,必须具备以下心理品质:一、超前性音乐审美教育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同时进入音乐审美活动的。但是,作为先导主体,教师必须在此之前景要对音乐(具体理论或作品)进行超前接触,通过先期与教材单向心理活动,达到对音乐美感的先知先觉。这种超前…  相似文献   
10.
陈曦 《今日民族》2007,(2):26-29
一般人对于维吾尔族音乐歌舞的印象基本是这样的:欢乐的曲调,热烈的手鼓表演,精彩的转脖子舞蹈,戴小花帽的男子,梳细辫子的女子,顾盼多情的眼神,滑稽逗乐的表情……总之,节奏和情绪都是极为欢快的。其实维族音乐歌舞真正的精髓是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