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让·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一书,在首先指认一般经济学意义上的消费概念具有"需求先存论"倾向的基础上,提出了作为约束范畴的消费概念.他认为这种意义上的消费概念既是新社会现实的标志.也是分析消费社会的一个基础范畴,与此相应,他认为以他自己的消费概念为基础的社会学分析方法从此结束了先验性情结.  相似文献   
2.
鲍德里亚思想的发展与其对待马克思理论的立场密切相关,大体经历了补充、反思到最后彻底否定的转变过程.鲍德里亚误解了马克思的生产方式和历史阐释方式,以社会的变迁来批判马克思的生产批判范式也存在巨大的理论问题.当今历史的变化没有溢出商品和资本的逻辑,商品和资本的批判仍然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商品生产和资本运行的组织原则在意义文化领域内全面贯彻,现代性的社会基础及其基本原则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这不是"生产批判范式"的破产,而是进一步形成了生产批判范式的完整语境.  相似文献   
3.
鲍德里亚立足于其所指认的资本主义的消费社会的客观背景,提出了他所谓的“能指拜物教”的新理论。符号成为人所崇拜的对象,物经历了符号化,人被物的符码所迷惑却自知对物迷恋。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俨然是一个符号创造秩序、人们在深层次的意识中难逃符号所定的差异的、区分的秩序。其理论虽然没有触及马克思拜物教范畴的真谛,但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它批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当今现实,扩展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逻辑,应该辩证审视。  相似文献   
4.
鲍德里亚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一生著作颇丰。1967年出版的《象征交换与死亡》,是他所有著作中最重要的一本。他的一些重要的理论主张和命题,如象征交换、仿真、仿象等,都是在本书中提出来的。本文首先对鲍德里亚构建的象征交换理论进行解析;其次,通过梳理其对马克思、弗洛伊德、索绪尔等人思想的承继与批判,加深对象征交换理论的理解和把握;最后,对鲍德里亚的思想进行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5.
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消费本位模式下,先验性的“重新转向人自身”的目标已经终结了,企图用消费来让颠倒了的主客体重新扭转过来的神话不自觉地却将消费陷入到了完全的享乐主义与社会逆退之中,被异化了的消费者符号不是真实地面对着主体性的“需求”,而是面对着一个异于自己的影像,一个被消费社会精心安排了的符号体系,一个被死死镶嵌在消费社会内在机体内的符号秩序,在这里再也没有了自我,从平等”拟境的政治文化到“符码”媒介的大众文化,真实已被扼杀且被虚拟的符码逻辑所复活,人比真实更真实,一幅超真实的西方资本逻辑图式在人的死亡复活中被无限演绎,直至救赎的不可能。  相似文献   
6.
鲍德里亚眼中看到,资本主义社会最主要的生产逻辑方式是消费逻辑,消费构成了社会中主导的逻辑,他通过圆说自己的物体系的理论来证明消费逻辑的重要地位,以及符号消费与符号逻辑,本文从这三个视角来探析。并且站在唯物史观的角度来解读消费社会,深入地透视消费社会及其各种现象。  相似文献   
7.
仰海峰 《理论探讨》2003,4(5):27-31
鲍德里亚在其<生产之镜>中对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内在关系进行了讨论.鲍德里亚认为,虽然马克思批判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但马克思哲学的基础仍然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生产逻辑,这种逻辑并不能说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即符号支配一切的社会.在<生产之镜>中,鲍德里亚的主题就是要走出这种生产式的社会批判理论,以符号与文化批判替代政治经济学批判.鲍德里亚的这一分析,实质上是一种理论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8.
于萍 《理论视野》2017,(11):25-28
鲍德里亚在分析消费社会、提出需要体系与消费力的基础上,对马克思的需要概念提出了批判。鲍德里亚认为,马克思构建了一个基本需要的神话,马克思自然化的需要观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人类学依据,但并未走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但是,鲍德里亚对马克思的批判是对马克思的曲解和误读,既表明了他对马克思需要理论和社会批判理论的当代理论回应,又表明了其与马克思的根本分歧。马克思理解的需要是现实的需要,不仅批判并超越了作为古典经济学基础的意识形态人本学,也为当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现实的需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思想不仅受到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罗兰.巴特的大众文化解码思想的影响,而且受到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影响。其符号消费思想的生成,表现在他对"物——符号"、消费社会、符号逻辑等理论的论述。由于符号学方法本身的局限性,鲍德里亚最终陷入"无根"的消费悲观主义,对符号消费的认识走向了极端。  相似文献   
10.
伍丹 《法制与社会》2010,(17):289-289
罗兰·巴尔特作为法国符号学大师,其符号学文化批判理论对其后来人鲍德里亚展开系统的消费主义批判指明了方向,本文就巴尔特对鲍德里亚早期思想的影响做了一个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